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飛抵天府國際機場后 加拿大珍寶蟹這樣登上成都人餐桌

2024年07月09日08:29 |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小字號

原標題:飛抵天府國際機場后 加拿大珍寶蟹這樣登上成都人餐桌

天府國際機場貨站

天府國際機場貨站

  開欄語

  開放的成都,連接山海融入全球,“朋友圈”不斷擴大。

  從內陸腹地到門戶樞紐,在成都,來來往往的飛機、班列,成為一扇迎接全球國際友人與貨物的窗口。從客運上看,今年一季度,入川外籍人士數量同比增長6倍,其中從成都航空口岸入境的外國人達9.5萬余人次,同比增長754%,在熱門目的地城市排名中,成都始終位於前列,頻頻登上熱搜。

  從貨運上看,去年,成都航空貨郵吞吐量77.2萬噸,排全國第六。中歐班列(成渝)開行超5300列,位居全國第一。其中進口方面,挪威三文魚、加拿大珍寶蟹、泰國山竹、馬來西亞榴蓮、智利車厘子等世界各地的“鮮貨”便捷入境,豐富了成都人的餐桌﹔出口方面,越來越多的“成都造”加速出海,深度嵌入全球產業鏈。

  貨物往來間,有著怎樣的故事?樞紐通達能力如何體現?成都商報-紅星新聞今日起推出“開箱了,大飛機/班列”系列報道,走進航空口岸、企業廠房、市場一線等,探尋擴大開放中的成都故事。

  雖然眼前的貨物歷經約1萬公裡的長途跋涉,但海關工作人員在開箱查驗時,還是小心翼翼,避免被抓傷。

  7月4日17點30分,一批珍寶蟹隨3U3860航班,從加拿大溫哥華飛抵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在泡沫箱被打開的那一刻,“海外來客”們仍舊生龍活虎、張牙舞爪。

  從飛機卸貨運出貨站,到拉進查驗中心完成各項檢查,記者實地體驗后發現,整個清關過程不超過3小時。當天晚上,這批珍寶蟹快速離開天府機場國際貨運區,被送往重慶,以及成都白家市場、青石橋海鮮市場,很快就將被端上消費者餐桌。

  1.8噸珍寶蟹

  從加拿大直抵天府國際機場

  作為一種多肉蟹類,Dungeness Crab中文譯名為珍寶蟹,這也形象地說明它是一種極具價值的珍品。

  7月4日,這樣的珍品再次來到成都。四川昊芮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口岸部經理王果介紹,該批珍寶蟹共83件,總重1.8噸,在加拿大新鮮捕撈,馬不停蹄裝機運達。

  18點55分左右,珍寶蟹被運抵機場貨站,還需要完成相關查驗,王果站在貨站出口等待。“天府國際機場是4F級國際機場,航線密集,能夠保証鮮活產品第一時間運達成都。”王果介紹,類似珍寶蟹這類鮮活產品,都是客戶提前預訂好,對運輸的時效性要求高,天府國際機場能夠滿足相應需求。

  據了解,去年12月,天府國際機場一次性獲批進境水果、植物種苗、食用水生動物和冰鮮水產品4類指定監管場地資質,成為四川省內首個綜合性指定監管場地。這也意味著,這些進口鮮貨在成都又多了一個進出通道,可以直接從天府國際機場入境,所搭乘的航線航班更加靈活,選擇也更為豐富。

  自今年1月3日正式啟用以來,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指定監管場地進入常態化運行階段,來自全球的鮮活產品可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快速通關放行。

  開箱后

  珍寶蟹“即查即放”

  4日20點左右,拖車將幾十箱珍寶蟹拉出貨站,運到幾百米之外的查驗中心門口。泡沫箱上的標簽列明了出口商、注冊號、捕撈地區、生產編號等信息,生產日期顯示為7月3日,此外,還特別備注了需保持冷藏在-1℃至4℃之間。安靜下來仔細聽,還能聽到珍寶蟹抓撓著泡沫箱的聲音——沙沙聲此起彼伏。

  大約10分鐘之后,珍寶蟹被拉進查驗中心,王果和公司同事配合著海關工作人員,准備開箱查驗。

  剪開膠帶,拿起箱蓋,取走冰塊,掀開棉布,一隻隻排列整齊的珍寶蟹出現在眼前。拿起來一看,每隻珍寶蟹的個頭比手掌還大,張牙舞爪活力滿滿。海關工作人員仔細核對著各項單據信息,並對珍寶蟹進行細心檢查。

  王果告訴記者,海關工作人員會優先處理海鮮產品,確保這一類特殊商品的運輸時效性。

  同時,近年來,成都海關不斷創新方法,提高通關效率。今年4月,4.2噸進口冰鮮三文魚成為天府國際機場首批享受“兩段准入”監管模式的進口冰鮮水產品,標志著成都航空口岸“兩場一體”全面實施這一高效的監管模式。

  據了解,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海關立足“兩場一體”監管,全面實行“7×24小時”預約通關模式,暢通鮮活易腐農產品“綠色通道”,實現入境鮮貨“即到即查,即查即放”。在“兩段准入”監管模式下,進口貨品口岸停留時間大幅縮短,有效實現降耗增效。2024年一季度,成都航空口岸進口冰鮮水產品共計1387.33噸,較去年同期增長35倍。

  當天20點30分左右,珍寶蟹完成“體檢”,在查驗中心外進行裝車,准備運往下一站。

  銷往成都及周邊城市

  鮮貨入境第二天就能端上市民餐桌

  分裝完畢之后,貨車很快駛出天府機場國際貨運區,奔赴各自目的地。其中23件被運往重慶,13件被運往成都錦江區青石橋海鮮市場,47件被運往雙流白家市場。

  一路不停歇,記者跟隨其中一輛貨車,於4日當天21點40分左右來到了青石橋海鮮市場。錦華海鮮負責人張聖杰告訴記者,除了珍寶蟹之外,他的檔口還經營波士頓龍蝦、牡丹蝦、面包蟹等各類進口海鮮,每周售出的總量大約為1-1.5噸,為成都“好吃嘴”提供世界各地的食材。在他看來,隨著航線愈加密集,以及清關效率的不斷提高,消費者的需求能夠得到更好的滿足。

  樞紐功能持續增強、口岸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助推成都外貿進出口穩步增長。據成都海關統計,今年前5月,成都外貿進出口總值3200.7億元,佔全省外貿進出口總值的79.6%,同比增長7.2%,其中進口1387.8億元,增長29.2%。

  盡管不靠海不沿邊,但成都依托空、鐵、郵開放通道,將曾經的“蜀道難”區位劣勢轉化為立體暢通的開放格局。據成都海關統計,今年前5月,成都航空口岸進出口貨值777.9億元,同比增長121.6%。其中累計進口冰鮮水產品近4000噸、同比增長近7倍﹔食用水生動物近800噸、同比增長超1倍﹔水果2400余噸、同比增長逾八成。

  更多類似於這種來自加拿大等海外市場的“珍寶”,正在飛速進入成都市民家中。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王俊峰 攝影記者 呂國應 吳羽瑤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