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大運河的三個“20年”(看·世界遺產)

齊 欣
2024年07月08日09:4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大運河邊不缺繁華,但2024年尤為特殊,疊加並孕育著繼往開來的隆重與興奮。

  時光一晃過去十年。2014年6月22日,“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縱觀剛剛過去的6月,大運河沿線以多種多樣的活動,致敬無數人的奉獻,分享親歷與成果。

  在紀念大運河申遺成功10周年之際,應該將目光眺望得遠一些,在更為廣闊的大運河文態空間中看待這一世界遺產的孕育、成長、傳承過程和持續惠澤未來的意義。

  我們用3個“20”年,來描述大運河成為世界遺產的過程和當今時刻。

  從第一個“20年”

  到第二個“20年”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中國至今為世界呈現的57項世界遺產,我們對世界遺產中國特色的思考、實踐和對文明交融的時代責任感,皆始於1985年。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侯仁之、陽含熙、鄭孝燮、羅哲文聯名提案,呼吁中國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對於中國乃至全球世界遺產事業,其實有兩個重要節點,其功能、意義,值得反復再現和體會:這份手寫的“第663號”提案正式提交時間,是1985年4月1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決定》時間,是1985年11月22日。

  這一組時刻,為何重要?在社會發展時空中,我們隻尋跡世界遺產長長的“群星矩陣”中的一小段,看看大運河是怎樣成為世界遺產的,辨析其發展軌跡與前后邏輯,就能理解為何不應將目光局限於“申遺成功10周年”:2005年,羅哲文、鄭孝燮、朱炳仁“運河三老”寫信呼吁加快京杭大運河遺產保護和申遺工作的步伐——我們將這封信的發布,稱之為大運河申遺“按下加速鍵的時刻”。而這封信的推出時間,信中推出的主角“大運河”(當時文本中還只是表述為“京杭大運河”),都刻意挑選了中國世界遺產事業走過20年的紀念時刻。

  我從小生長在運河邊,20年前開始加入到保護、傳播大運河歷史文化遺產的行列。作為呼吁信的起草者,我親身經歷了落筆前那漫長的思考、多方交流還有反復切磋的過程。可以說,這份在大運河文化遺產發展史上有著重要推動意義的文本,蘊含著再出發的動能﹔其中每個字,都高度凝練地表達了當時的社會認知與責任感,至今讀起來未顯絲毫過時:“站在歷史的高度來看,京杭大運河的價值和風貌傳承千萬不能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斷流’……”

  即將進入

  第三個“20年”

  大運河申遺,為何在2005年進入快車道?因為那時,世界遺產事業已深度融入到飛速發展的社會建設與生活中﹔中國也由一個學習者逐步完備了奉獻、創新的能力。進入到第二個“20年”時,面臨的最大挑戰其實是隱含在各個申遺項目背后的:文化遺產、自然遺產等的保護目標,由重點提舉聞名於世的“點”,進入到跨領域、跨地域的“線”和“面”,進入到需要識別、傳播那些還不廣為人知的遺產價值。也就是說,大運河申遺,“等到了”一個新背景,“踏進了”一個全社會共同激勵、推動和實踐的新階段——在2024年回望,大運河成為世界遺產的經歷,也是中國世界遺產事業的重要組成,是其中的重要標識和第二個“20年”的成果旗艦。而大運河又給當今世界新生著巨大的推力,激勵了一代一代的奉獻者,積澱豐富的新認知和新智慧。

  將這些有邏輯聯系的事件串聯至今,很快就會得出一個結論:大運河世界遺產的動態發展過程,歷經了40年的發展,即將進入第三個“20年”。

  如果說第一個“20年”的特點是“專業性成長”,第二個“20年”的特點是“社會共同參與”,那現在第3個“20年”,我們面臨著什麼?又應該如何融入、創造?

  進入6月,第78屆聯合國大會協商一致通過了中國提出的決議,決定將每年6月10日設立為文明對話國際日。決議明確所有文明成就都是人類社會的共同財富,倡導尊重文明多樣性,突出強調文明對話對於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增進人類福祉、實現共同進步的重要作用。

  大運河屬於過去

  更屬於未來

  2025年的6月10日很快就會來臨。在下一個文明對話國際日到來之際,我們以大運河能講述怎樣的故事?

  大運河文化遺產是什麼、又在怎樣影響著我們,這是許多人都想知道、生活在河邊的人們也在努力回答的問題——事實上,每一年的答案都有所不同,這是因為我們對大運河的理解總在不斷加深。以前去看大運河時,我還在找尋那些“老”的痕跡,但現在則更多觀察“河”與“人”的關系,也就是大運河對社會生活、觀念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社會發展又反過來對大運河的命運、文化遺產的命運做了哪些,貢獻了什麼?大運河以其宏大規模和持久的發展歷程,真實、鮮明地展現了連續、創新、統一、包容、和平特征。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世界各地共同思考世界遺產“下一個50年”目標的大背景下,人們開始更加明確地探索這一跨越9個緯度的人工工程活躍至今的源泉與動力,也就是大運河不僅僅屬於中國人,而且屬於全人類、屬於未來的意義。

  時至今日,我每天上班時,還要往返穿越大運河的最北端通惠河。有時伴隨著朝陽,有時是夕陽西下或見到萬家燈火,每每站在河邊,引發我這樣遐想:“總有一天,人類將離開地球,奔向浩瀚的宇宙,在洪荒中開始全新的一切。那時,還會再造一條又一條的‘大運河’嗎?能嗎?”

  歷經在河邊反復行走和感受,我現在有把握去游說遇到的每一個人:大運河絕對能帶給我們這種信心和勇氣,絕對能給我們的孩子們帶來那種面向未知時的堅韌、團結和彼此信任的本領。如果用一句話來表述近40年來中國人對世界遺產的認知,描述近20年來全社會對大運河認知的改變,那就是:原來我們以為,大運河時代已經消逝﹔現在我們理解大運河,更多地認為這是一個時尚的、不斷創新的,可持續發展的例証。

  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我們當下的選擇關乎人類的未來。而這個充滿朝氣,繁榮進步的大運河,值得呈現給世界,值得人類的未來從中受益。

  

  鏈 接

  第78屆聯合國大會6月7日協商一致通過中國提出的設立文明對話國際日決議。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在聯大全會介紹決議草案時表示,決議邀請聯合國會員國、聯合國各機構等慶祝該國際日。中方鼓勵各方根據聯大決議規定,舉行豐富多彩的國際日慶祝活動,倡導尊重文明多樣性,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重視文明的傳承和創新,積極推動人文交流與合作,實現人類文明共同繁榮進步。

  傅聰在聯大通過決議后接受記者採訪時強調,習近平主席去年3月提出全球文明倡議,向世界發出深入推動文明交流互鑒、促進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真摯呼吁,得到國際社會積極呼應。國際社會一致支持聯大設立文明對話國際日,充分表明全球文明倡議順應時代潮流、契合時代需求,充分表明中國理念和中國方案正越來越多地成為國際共識。

  (據新華社聯合國電)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