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

用心用情講好華僑故事(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

本報記者 賈平凡
2024年06月18日09:2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在北京市東城區北新橋三條東口,坐落著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博物館的主體建筑位於一座仿古四合院中,與所處歷史文化保護街區的風貌相得益彰。

  今年是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僑博”)落成開館10周年。作為全面展示中國海外移民歷史和文化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10年來,僑博堅持為僑服務、為社會服務、為國家服務的宗旨,廣泛開展華僑文物征集與保護,深入挖掘闡釋華僑文物中蘊含的中華優秀文化,精心策劃豐富多彩的展覽和交流活動。

  

  從“僑來建館”到“為僑建館”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的建館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1956年,著名愛國僑領、中國僑聯首任主席陳嘉庚撰寫了《倡辦華僑博物院緣起》,集中闡明了他關於博物館建設的主張,並首先在福建廈門付諸實踐。1960年,陳嘉庚提出倡議——在首都北京興建一所更大規模的華僑博物院,並帶頭捐款50萬元人民幣。遺憾的是,這一倡議在他生前未能實現。

  改革開放后,中國僑聯積極推進在北京建設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以期完成陳嘉庚遺願。2005年,僑博建設獲國家立項,2011年動工。2014年10月,陳嘉庚誕辰140周年之際,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落成,2015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

  “陳嘉庚先生最初設想的是建設一所由華僑出資,包含人文、自然、歷史、華僑、當代建設成就等內容的綜合性博物館。福建廈門的華僑博物院就是照此設想建設的。”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副館長寧一說,新中國成立之初,陳嘉庚看到了博物館對於社會教育的重要意義,願通過華僑的力量為國家文化教育事業作貢獻,因此,他對華僑博物館的定位是綜合性博物館,兼具展示華僑華人的內容。改革開放后,全國各地綜合性博物館建設取得長足進展,此時僑務部門和僑界人士對展示華僑歷史、文化、人物、事件的專題博物館需求更為迫切。

  “自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僑博的建設推進過程中,各方對其基本定位明確為:收集反映華僑歷史和文化的見証物,建設以收藏展示華僑文物為主的專題博物館。”寧一說。

  僑博主體建筑高18米,分為地上3層、地下2層,建筑面積12802平方米。館內基本陳列“華僑華人歷史文化展”分為中國人移民海外歷史、華僑華人海外生活篇、華僑華人海外貢獻篇、華僑華人與中國發展、中國僑務5個部分,展出文物1000余件(套)、圖片1000余張。

  “10年來,僑博不斷拓寬征集渠道,提升藏品數量和質量,館藏資源不斷充實。”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藏品部主任陳永升說,目前,僑博共有藏品近6萬件(套),包括陶瓷、金屬、竹木漆器、織物皮革、玉石、紙制品等10大類,其中珍貴文物528件(套)。藏品來源地覆蓋六大洲,來自全球主要僑居地的藏品較為豐富。

  今年4月,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潮州分館在廣東省潮州市博物館揭牌。這是繼2023年10月在廣州設立首家分館后,僑博在國內設立的第二家分館。

  “廣州分館和潮州分館是僑博探索分館體系建設的新嘗試。”寧一說,近年來,僑博積極落實中國僑聯與國家文物局簽署的《關於加強涉僑文物保護利用合作協議》,推動40余家博物館加入中國博協華僑博物館專業委員會,啟動分館體系建設,搭建形式多樣、富有成效的合作交流平台,推動涉僑博物館資源整合、繁榮發展。

  用特色藏品打造精彩展覽

  1913年版《萬國寄信便覽》,華僑炸彈隊“熱心祖國”紀念章,南洋峇峇娘惹(土生華人)的婚服、日用瓷器,《美洲華僑日報》合訂本……走進僑博基本陳列展廳,一件件特色文物、一張張歷史照片,展現了華僑華人在海外的奮斗歷程和生活狀態,將華僑華人支持和參與中國革命、建設、發展的故事娓娓道來。

  孫中山先生為南非杜省華僑聯衛會所題寫的“博愛”,吸引不少觀眾駐足端詳。此墨寶落款為“華僑聯衛會所  孫文”,是現存唯一從落款上明示贈予華僑團體的孫中山書法作品。南非杜省華僑聯衛會,又稱約翰內斯堡聯衛會所,是南非1909年成立的愛國華僑團體,迄今在南非僑界仍有重要影響。陳永升告訴記者,孫中山題寫的“博愛”,多為當年從事革命活動時,為答謝海外華僑華人的捐助所題。這幅墨寶原來一直保存在南非“杜省中華公會”會館,是該會館的“鎮館之寶”。2007年,該會館將它捐贈給籌建中的僑博。

  一塊墓碑,記錄了海外僑胞回國參加抗戰的壯舉。墓碑上鐫刻著“民族斗士惠來薛杜同志之墓”,墓志銘講述了“南僑機工”烈士薛杜的生平事跡。“南僑機工”全稱“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是抗日戰爭時期從南洋各地分9批回國參加抗戰的3200多名華僑汽車司機及修理技術人員的通稱。1939年2月,陳嘉庚領導的“南洋華僑籌賬祖國難民總會”向南洋華僑發起倡議,號召有駕駛和機修技能的僑胞回國支援抗戰。1940年5月,廣東惠來籍華僑薛杜經過考核,參加新加坡第八批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編入軍事委員會西南運輸處華僑運輸先鋒總隊第一大隊第一中隊,在滇緬公路從事運輸工作,“風雨馳驅,夙夜匪懈”。因積勞成疾,同年11月12日,薛杜病逝於臘戍(緬甸)國家醫院,年僅23歲。據檔案記載,1939年至1942年間,“南僑機工”共運輸了50多萬噸抗戰物資、1.5萬余輛汽車以及不計其數的民用物資,被譽為抗戰運輸線上的“神行太保”。

  展櫃裡,一面長2.46米、寬1.5米的五星紅旗引人注目。“這是美洲大陸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陳永升說。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傳遍五洲四海,海內外中華兒女歡欣鼓舞。愛國僑團美國紐約華僑衣館聯合會(以下簡稱“衣聯會”)通過香港《華商報》得悉新中國國旗的設計圖樣和尺寸,委托美國一家老牌制衣公司以高級毛料制作了兩面五星紅旗。1949年10月9日,衣聯會在紐約唐人街中心衣聯會會所舉行新中國成立慶祝活動,在臨街的旗杆上升起五星紅旗。2009年9月,衣聯會將這面珍貴的五星紅旗捐贈給僑博。

  新中國成立后,許多華僑沖破重重阻礙,毅然回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旅美歸國的數學家華羅庚1985年訪日時穿的西服、皮鞋,馬來西亞歸僑雷賢鐘創辦的華僑僑福墾殖公司的信封,美國歸僑韋愨、梅美恩回國旅程中使用的衣箱,馬來西亞歸僑、世界冠軍江嘉良簽名的乒乓球拍……這些文物讓人真切感受到僑胞的拳拳報國之心。

  如何用特色藏品講好“僑”故事?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展出服務部副主任閆媛媛介紹,僑博著力打造“主旋律+新熱點+僑元素”三位一體的涉僑原創展覽體系,舉辦了許多特色鮮明的專題展覽,如“金色道釘——美國鐵路華工展”“‘千年滄桑皆姓唐’——明信片上的唐人街特展”“家國情懷寄尺素——江門五邑銀信(僑批)專題展”等,其中部分展覽獲評北京市博物館優秀展覽,一些展覽在全國各地巡展。

  寓教於樂傳播“僑”文化

  走進放映廳,點播移民紀錄電影《下南洋》和歌曲《歸僑之歌》﹔在由核桃殼制作的精美地球儀前,用電子互動設備查詢世界各地僑情﹔通過定向發聲系統,聽孫中山宣傳革命思想的演講和抗戰時期武漢合唱團演唱的《賣花詞》……在僑博展廳裡,豐富的互動項目吸引不少參觀者體驗。

  “借助投影環幕三維動畫、幻影成像、360度互動外投球展示系統等先進的多媒體技術,結合造型展牆、人物雕塑、場景復原等展示手法,生動再現了華僑華人生活生產的眾多情景,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體驗。”閆媛媛說。

  1940年瓊崖華僑烈士符克的家書、1952年古巴華僑黃寶世給兒子黃卓才的銀信、1955年錢學森等70名歸國科學家寫給留美的中國同學的信……這是僑博今年舉辦的“一物一品皆世界”系列社會教育活動之一——清明節“箋札憶故人”的展陳內容。參加完活動,觀眾感嘆:“這些信很有特色,也很有感染力。”“華僑華人歷史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好好挖掘。”

  立足於館藏資源和特色展覽,僑博推出一系列廣受歡迎的社教體驗活動。配合“共筑夢想 同赴未來——華僑華人與冬奧主題展”,舉辦冰壺、桌上冰球等冰雪運動體驗活動﹔“陽和啟蟄萬物春”春季系列社教活動圍繞“雅趣、雅食、雅會、雅談、雅集”5個主題,帶觀眾體驗做香囊、品陳皮、八段錦、撫琴等。

  閆媛媛介紹,除了線下活動,僑博著力打造“雲游僑博”網絡展示品牌,為海內外觀眾提供更便捷的觀展方式。據統計,2020年—2023年網上觀展人次達8174萬。

  站在落成開館10周年的節點上,僑博未來的發展規劃備受關注。寧一介紹,僑博將勇擔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突出華僑華人的歷史和文化兩大板塊,不斷豐富完善反映中國人海外移民史的藏品體系,深入挖掘闡釋華僑文物的歷史文化價值,舉辦更多觀眾喜聞樂見的展覽﹔與有關研究機構合作,鼓勵學者參與館藏文物的深度研究,推出更多兼顧專業與大眾需求的研究成果﹔與多所大中小學建立合作機制,通過“走進華僑博物館”“文物進校園”“文化體驗游”等方式,為學生和大眾有效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學習提供支持。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