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太原園:地道晉派建筑 沒用一根鉚釘

2024年04月15日08:01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地道晉派建筑 沒用一根鉚釘

  太原園入口門樓木牌匾上書“錦繡太原”

  山西大院文化是中國民居建筑的典范,向來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說,《大紅燈籠高高挂》《喬家大院》等影視作品中都曾出現過恢宏庄重的“晉派建筑”。

  位於成都世園會主會場的太原園,佔地面積1852平方米,便是以晉式民居建筑美學作為設計藍本,運用中國古典園林造景手法,結合有太原地域特征的植物品類,呈現出依山傍水、結茅筑圃的生活場景。

  據太原園項目負責人楊宏浩介紹,整個園林的建筑沒有採用一根鉚釘,使用千年傳統榫卯技藝,連建筑彩繪也由山西畫師親自手繪而成。日前,記者前去現場探訪。

  使用千年榫卯技藝

  晉中大院以深邃富麗著稱,稱得上北方地區民居建筑藝苑中的一顆璀璨明珠。這次太原園的設計選擇因地就勢,採用“日”字形院落,基本構成元素主要有:入口門樓、過廳、正房、配房、臨水軒、清波亭、清波橋、次入口牌樓等9座建構筑物,均採用仿清時期傳統磚木結構北方園林建筑風格。

  “山西四合院在民居裡很常見,像大家熟知的喬家大院、王家大院等,皆造型中軸對稱,繁復多樣,極具山西地方特色。”楊宏浩介紹,太原園全院建筑以傳統中式房屋形式搭建,建筑范圍超過總園區三分之一,“此次太原園以二進制院落為核心,是地道的晉式民居四合院。”

  楊宏浩透露了太原園建造亮點,整個建造過程不僅使用的是山西的木料、山西的建構工藝,還均由山西師傅完成,建筑沒有使用一根鉚釘,運用榫卯技藝打造。

  “我們是流水線施工,山西庫房裡的木結構建造完運到成都,我們才開始拼接,然后繼續等待下一個木結構過來,再拼裝。木料全部使用的是東北落葉鬆。因為南北兩方的建筑結構差異較大,隻能是山西工人師傅過來加工安裝,整個太原館也是比較有山西特色。”楊宏浩解釋。

  品一方古城文化

  “此次太原園最大的看點還是設計理念,穩重大氣的晉式建筑與秀麗的太原山水結合,展現出一方風土人情,可以一再品味。”楊宏浩說。

  “太原最近幾年在園林城市方面發展非常迅猛,著名新建的景點有太原古縣城、汾河公園、汾河四期改造,還有天龍山、太山等一系列自然景觀。”楊宏浩指著建筑上的漢文錦彩畫介紹,其中所繪的就有太原雙塔凌霄以及汾河宛渡等,屬於古晉陽八景(今稱太原八景)之一,彩畫均由畫師花費半天至三天手工繪畫,除了弘揚三晉傳統文化藝術的風採,也在向市民游客充分展現太原風景。

  在太原園,還有不少細節之處。如全園共有木牌匾三塊、石匾一塊、磚匾兩塊。其中入口門樓木牌匾書寫的“錦繡太原”,源於宋元時期民間諺語“花花真定府,錦繡太原城”對太原的美稱。

  在四合院內的東西配房及正房3個室內區域,分別設立“文旅名片”“非遺展示”“大美太原”3個主題,以多角度、全方位地彰顯山西文化、歷史風採。

  楊宏浩介紹,展園入口分別選用了太原和成都的市樹國槐和銀杏,代表著太原和成都的友誼,植物採用自然式配置手法,全園分為展園區和后花園區。展園區主要以西府海棠和竹子來烘托北方大院的園林景觀。

  后花園區,則採用“林蔭綠帶、曲徑通幽”的造園手法,營造出具有太原風格的園林景觀,其中選用北方樹種以及成都當地的樹種烏桕、七葉樹等穿插搭配。“我們希望用姿態優美、季相鮮明的特色植物,讓游客步入園中,春可觀桃紅柳綠,夏可賞荷花、紫薇,秋有桂子飄香,冬品歲寒三友梅竹鬆。”楊宏浩說。(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白洋 攝影 李冬)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