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人民日報記者遍神州(四川)>>宋豪新

發言席

2024年03月10日08:3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楊智委員——    

  完善長江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需要完善長江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這對於落實生態保護權責、激發全流域參與生態保護的積極性、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湖北省武漢市政協主席楊智委員表示。

  楊智委員建議,搭建橫向生態補償大數據平台,促進生態補償協調統一和資源共享共用﹔充分考慮上游地區生態環境現狀、保護治理投入及下游地區經濟發展情況、居民生活水平等因素,研究制定科學的補償標准﹔探索產業補償、技術補償等方式。

  (本報記者范昊天整理) 

  

  李養民委員——

  提升國產大飛機競爭力

  2023年5月28日,首架交付的C919國產大飛機投入商業運營。隨著C919實現更多交付,國產大飛機正在從初始運營轉向規模化運營。“相較於國際上成熟的同類機型,國產大飛機在規模化商業運營上尚處於初級階段,需有關方面共同努力、一起推動。”中國東方航空集團總經理李養民委員說。

  李養民委員建議,探索國產大飛機規模化運行模式,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圍繞零部件維修保障體系、運行保障體系、商業運營資源配置、相關政策配套等多方面,進一步協同發力,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推動國產大飛機性能設計持續優化提升。

  (本報記者沈文敏整理)

  

  鄭磊代表——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取得了巨大成就,相關領域也發生深刻變革。”安徽合肥工業大學校長鄭磊代表說,科技成果轉化對於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作用越發凸顯。

  “需要以更大的智慧和更大的決心破除障礙、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鄭磊代表建議,四端並進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題。需求端是出發點,以診斷服務為抓手,解決企業對自身技術需求不清楚的問題﹔研發端是關鍵點,以產業需求為牽引,推進“真題真做”“實戰實教”﹔轉化端是發力點,以成果熟化帶動商業化中試﹔創業端是增長點,科技成果的持有者創業,是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方式。

  (本報記者韓俊杰整理) 

  

  李楚代表——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

  “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終是我們做好經濟工作、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楚代表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金融高質量發展才能打開新空間、開創新局面。

  李楚代表介紹,為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桂林創新推出綠色旅游貸款企業標准﹔聚焦保護桂林山水,出台綠色貸款專項貼息政策。截至2023年末,全市綠色信貸余額450.9億元,同比增長31.9%,有效推動實現生態保護與富民利民雙贏。桂林將不斷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精准性,助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本報記者張雲河整理)  

  

  劉會英代表——

  著力構建綠色低碳供應鏈

  “我們要發揮新能源促進能源消費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作用,推動產業加快走好創新驅動、穩鏈降本、綠色引領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四川省遂寧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會英代表說,要增強產業創新能力,加快高安全、高效能的鋰電材料研發應用﹔要深化鋰資源綠色開發與回收循環利用,推動節能降碳。

  劉會英代表建議,著力構建綠色低碳供應鏈。近年來,遂寧推動鋰電產品換代革新、生產服務提檔升級,建成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遂寧將促進全鏈條技術革新、降本增效、綠色轉型,以綠色低碳供應鏈促進高質量發展。

  (本報記者王明峰、王永戰整理)

  

  錢麗霞委員——

  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民營企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河北省邢台市副市長錢麗霞委員說,近年來,邢台持續改善營商環境,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措施,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錢麗霞委員建議,從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入手,提升服務效能,強化要素保障,拓寬融資渠道,用真招實策提振市場預期和信心,同時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更好發揮民營企業在穩就業、促增收中的重要作用。

  (本報記者趙夢陽、劉博通整理) 

  

  劉思金委員——

  統籌推進科教融合發展

  “充分發揮科教融合高校的特色和優勢,實施‘大學+科研院所+附屬醫院’一體化育人方式,搭建教研醫產協同的育人體系。”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黨委書記劉思金委員說,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和優勢,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在融合創新中培育新質生產力。

  劉思金委員建議,統籌推進科教融合發展,通過培養復合型拔尖創新人才,實現教學資源、醫療資源、科研資源相互轉化。打通“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推廣應用—產業化”全鏈條的關鍵節點,激勵科研成果轉移轉化。

  (本報記者侯琳良整理)  

  

  田沁鑫委員——

  用精品佳作講好中國故事

  “演藝人員作為文化藝術的直接傳播者,其業務水准、言行舉止不僅關乎個人形象,更影響大眾對文化藝術的認知。”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委員認為,加強對演藝人員群體的管理,有利於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田沁鑫委員建議,打造全國性的演藝人員信息數據庫,明確權利義務、規范職業行為﹔建立演藝人員信用評價制度,將藝德作為重要評價指標﹔引導演藝人員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參與國際交流活動,提升跨文化溝通能力,用精品佳作講好中國故事。

  (本報記者張明瑟整理)  

  

  劉木華委員——

  推動無人化農場技術應用

  “無人化農場技術是農情信息自動獲取、生產作業智能自主、數據管理智慧共享的無人或少人化現代農業生產最新技術,是實現智慧農業的重要途徑。”江西農業大學副校長劉木華委員說,該技術對於大幅提高糧食生產效率、破解“誰來種田”難題等具有重要作用。

  劉木華委員建議,夯實糧食安全根基,要針對平原地塊和丘陵山地耕地,結合農田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探索適應不同區域、不同地形條件的無人化農場技術應用模式。

  (本報記者朱磊整理)

  

  馮曉婷委員——

  鼓勵專業醫護人員開展網絡健康科普

  “專業的網絡健康科普,有利於引導公眾主動學習健康知識、掌握健康技能,提升全社會科學意識和健康水平。”新浪江蘇分公司總編輯、江蘇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副會長馮曉婷委員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多專業醫護人員投身網絡健康科普事業,創作了大量優質專業的網絡科普內容,有力推動健康中國建設。

  馮曉婷委員建議,為專業醫護人員開展網絡健康科普提供技術保障和政策支持﹔完善制度規范,加強培訓引導,鼓勵醫護人員創作更多專業性強、傳播量大的網絡科普作品。

  (本報記者楊陽整理) 

  

  廖增太代表——

  促進人工智能與化工行業融合發展

  “促進人工智能與化工行業融合發展,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廖增太代表說,人工智能和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將促進重點行業智能升級,高水平賦能工業制造體系,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廖增太代表建議,應多方協同合作,形成國家級化工行業通用數據集,為行業基礎大模型訓練及智能化建設提供數據基礎。鼓勵人工智能在化工行業典型應用場景先行先試,助力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建立完善的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戰略和引進政策,強化人工智能人才體系建設。

  (本報記者王沛整理)

  

  蔣穎委員——

  加大對“專精特新”企業支持力度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創新體系的運轉效率很關鍵。”德勤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蔣穎委員說,近年來,我國在科研領域的投入持續增加,但仍存在經營主體創新動能不足、各類創新主體協同度不夠高、科技創新國際合作渠道發展不充分等問題。

  蔣穎委員建議,加大對“專精特新”企業的支持力度,為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研發增添動能﹔優化合作機制,促進形成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專業社會組織倡導的聯動格局,提升各類創新主體之間的協同度﹔鼓勵外資企業在華開展更多研發活動,推動更高水平融入國際創新網絡。

  (本報記者曹文軒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10日 09 版)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