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豆花推動百業發展!自貢富順新春文旅市場人氣爆棚

沱江河畔,千年古縣,一碗豆花、一碟蘸水開啟一場文旅盛會——1月29日,自貢市富順縣豆花文化旅游季在富順文廟·西湖景區啟幕。從“萬人品豆花”到神龜山圍爐煮茶,從西湖集市到古城涂鴉,從非遺打鐵花展演到民俗巡游,8個子活動為期42天,橫跨小年、春節、元宵節。這場精彩的文旅盛會,在讓人們感受濃郁富順年味的同時,推出一批適應轉型升級要求、具有吸引力的文旅新產品、新線路、新業態,掀起提振消費的又一波熱潮。今年春節,全縣各個景區景點旅游人數達102萬人次,實現綜合旅游收入5.64億元,星級酒店入住率平均達到85%。
傳承非遺文化 完美融合年味與鄉愁
“一碗滑嫩綿白的富順豆花,配上一碟麻辣鮮香的蘸水,便是最生動的‘非遺’。”2月12日(正月初三),在富順豆花名店李二豆花店,成都游客張婷特意來感受富順豆花的美味。
當天,李二豆花店10余張桌子坐得滿滿當當,經營者李廷書忙著給客人上豆花。“春節這幾天,店裡每天賣出近800碗豆花,加上客人買的豆花蘸水,每天收入上萬元。生意好得很!”李廷書說,他的豆花店已開到南京、杭州,今年還會開到蘇州、北京。
富順縣今年豆花文化旅游季啟幕以來,“萬人品豆花”人氣爆棚,吸引著外地游客、市民朋友,各大豆花店生意異常火爆,不少門店出現排隊排號現象。其中,黃六豆花形象店春節假期日均接待客人500余人,收入超過7萬元。鹽幫菜、火鍋以及其它特色美食店,也在春節期間座無虛席,該縣餐飲行業平均銷售額預計同比增長35%。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豆花文化旅游季上,“富順即食豆花”進入市場。“不僅好吃,攜帶還方便!以后即使相隔千裡,也能吃上正宗的富順豆花了。”在文廟·西湖景區的集市上,從上海回家過年的富順籍作家劉光倫忙著選購“即食豆花”,打算過完年給外地朋友帶去家鄉的味道。
“即食豆花”是2023年富順縣與西華大學合作研發的產品,已通過SC食品安全認証,採用真空包裝,隻需放在開水裡加熱5分鐘便可食用,攜帶十分方便,彌補了富順豆花隻可堂食、無法遠距離攜帶的市場“短板”。
吃完豆花逛集市。夜幕降臨,非遺民俗表演打鐵花在西湖景區九曲橋上精彩上演。隻見兩名非遺傳承師傅,一人將1600℃的鐵汁拋向空中,一人用木板奮力擊打,滾燙的鐵水迅速崩裂開來,伴隨著人群的歡呼聲,火樹銀花點亮夜空,蔚為壯觀。
“太震撼了!這是我第一次看打鐵花,火焰、火花好像扑面而來,我激動得汗水都出來了。這次來確實是不虛此行。”重慶游客李晨激動地說。
“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朋友圈刷屏、網絡達人雲集……”富順人李國君不由得感嘆,“富順好多年都沒這麼熱鬧了!”
全域全時游古縣 升騰濃烈人間煙火氣
“今年春節,富順特別有年味!”2月11日(正月初二),從外地返鄉過年的富順人張文平,徜徉在獅市古鎮的山水畫卷裡,品老街的悠長韻味、觀沱江的柔軟清波,感受最撫人心的人間煙火氣。
從縣城的西湖集市、九曲橋上打鐵花,到近郊獅市古鎮的篝火晚會、萬象田園迎春游園等文旅活動,富順深度挖掘千年古縣的文化內涵,大力發展全域全時旅游,持續激發文旅消費新活力。
全域旅游,富順有底氣!九曲沱江穿城而過,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與瑰麗的自然山水美景,在這片土地上交匯、融合。在這裡,既有風光秀美的青山嶺,也有碧波蕩漾的獅市苗仙湖,還有擁有48個天井的老民居福源灝,更有以“七街四巷”“九宮廟”“九口十八灘”聞名的趙化古鎮。
近年來,富順縣持續提升文廟·西湖、趙化古鎮景區品質,打造古城特色街區,培育福源灝民居、文光塔主題公園等特色景點,推出青山嶺-天池湖等精品旅游線路,推動各景點景區串珠成鏈,實現全域一體化發展。同時,圍繞吃、住、行、游、購、娛旅游體系,打造文化突顯、民俗活化、公共設施配套完善的文旅融合發展模式。
全域旅游是發展戰略、發展模式,“文旅+”則是實現全域旅游的重要方法和路徑。此次豆花文化旅游季以文旅活動促消費,挖掘、宣傳富順豆花的獨特文化內涵,滿足人民群眾文旅消費新期待。
夕陽西下,華燈初上,富順縣老城區的宏帆廣場夜市街,燈火通明、人流如織,魷魚串串、章魚小丸子、手工烤面筋、地攤牛排、香辣缽缽雞、水果冰粉等攤位一字排開,匯集各種美食與當下潮流文化等多種元素的夜間集市升騰了古縣的人間煙火氣。
乘著豆花文化旅游季春風,今年春節期間,宏帆廣場、時代廣場等核心商圈人氣爆棚,“時代集市”“嗨食街”夜市顧客爆滿,客流人流均創歷史新高﹔家家欣、永輝、百佳、好又多等大型商超消費持續升溫。其中,家家欣超市日均人流量3000人,總收入超過800萬元。2月3日至2月26日舉行的富順縣第二屆房交會,11個在售項目成交商品住宅415套,銷售面積4.24萬平方米,成交金額2.32億元。
“以文塑旅”新業態 拉長文旅融合產業鏈
伴著震天的鑼鼓響,一條長18米的黃色彩龍追著龍珠上下舞動。彩龍身后,“花神”給眾人展示白花花的豆花,扮演成小鹿的小女孩和身穿獵人服的大人正在上演“梅澤射鹿”巡游……
2月12日(正月初三),富順縣“迎春納福慶新年”民俗巡游活動在富世街道文廟正街上演,陣陣鼓樂聲中,2萬多名當地群眾和外地游客一路簇擁著巡游花車,歡樂的海洋在街頭涌動。
“梅澤射鹿”以獵人發現第一口鹽井的傳說為底本,通過龍騰古縣、豆花新韻、才子登科、盛世中華四大板塊,集中展示“豆花之城”深厚的歷史底蘊。
巡游隊伍中,農人們擔著鋤頭、鐮刀、連蓋、犁頭、鹽擔子緩緩走來,手中托著一碗碗富順豆花。“這樣的巡游很有新意,豐富了‘豆花文化’的傳播形式。”重慶游客張綱說。
富順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深度上挖掘、在情感上共鳴、在體驗上共情,塑造傳統文化與傳統佳節相得益彰的“新IP”,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在豆花文化旅游季活動期間,推出文廟祈福、后街涂鴉、神龜山品茗、西湖打鐵花、國潮燈籠長廊、西湖集市等一系列文娛活動,打通文旅融合的“任督二脈”。據統計,今年春節假期游西湖、逛文廟的游客達到40余萬人次,日均6萬人次,拉動周邊住宿、茶飲、小吃等業態消費達9000萬元。
“一碗豆花”催生百業。“豆花經濟”不隻停留在打造消費場景上面,還在於背后的產業鏈。以豆花為媒,電商主播悄然興起,冷吃兔、豆花蘸水、文創產品等春節期間線上和線下銷量均創新高﹔富順新春文旅成功“出圈”,春節期間全縣住宿行業營收預計同比增長32%﹔網紅景點越來越多,獅市鎮“龍騰獅躍”迎新春文旅促銷活動吸引消費者12萬人次,直接帶動消費200萬元。
文與旅相伴,旅因文而興。當前,富順縣正在“一碗豆花”上大做文章,奮力走出一條以全域旅游為引領、文旅融合發展為特色的旅游發展路徑,讓人們因豆花心生向往,因人文萌發喜愛。 (周嘉、許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