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代表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

在發展中穩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2024年03月07日08:1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數據來源:政府工作報告

  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    

  就業優先穩固民生之本

  本報記者  趙夢陽  劉書文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政府工作報告在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中提出,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

  “就業關系到每位勞動者的權益,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就業穩則民心安。”山西省朔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吳秀玲代表說,多措並舉穩就業,體現了黨和政府做好就業工作的決心以及鮮明的政策導向。

  吳秀玲代表介紹,近年來,朔州市共建成75個就業服務站,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基本建立。下一步,將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穩定脫貧人口務工規模。持續強化勞務品牌建設,發展特色技工教育,實行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校企聯合,開展訂單式、項目制培訓。進一步完善公共就業服務,加快省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

  過去一年,我國就業主要指標順利完成,就業形勢總體改善,但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

  “隨著穩就業、促就業一攬子政策落地落細發揮合力,重點群體就業保持穩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持續完善,就業這個民生之本不斷穩固。實現今年的就業目標,我們有底氣有信心。”江蘇省南通市副市長劉洪委員說。

  “下一步,要落實和完善穩崗返還、專項貸款、就業和社保補貼等政策,加強對就業容量大的行業企業支持。”劉洪委員表示。

  “就業工作涉及經濟社會各方面、全過程,各部門政策要突出就業優先導向,讓普惠精准的就業政策協同發力,覆蓋各類就業群體。”廣州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趙醒村代表說。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預計今年高校畢業生超過1170萬人,要強化促進青年就業政策舉措,優化就業創業指導服務。“高校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趙醒村代表說,幫助促進大學生就業,高校要從學科設置、人才培養等方面系統改革,結合社會實際,提升學生能力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契合度,優化就業創業指導服務,推動高校畢業生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

  加強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

  本報記者  吳  月  吳  丹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我們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夯實國家富強之基。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教育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思政教育的意義和特點,並針對學生成長的不同階段開展思政教育。”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委員說。

  方守恩委員介紹,近年來,同濟大學集全校之力建設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切實發揮思政課主陣地、主渠道作用,大力推進課程思政全覆蓋,縱深推進“三全育人”和“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努力構建大思政格局,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共同奏響育人“大合唱”。

  對於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浙江大學黨委書記任少波委員深有感觸。

  “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任少波委員認為,要深刻把握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內在聯系,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教育的戰略屬性,突出發揮高校在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我們要深入實施一流學科培優行動,努力在加快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學科尖峰上走在前列。”任少波委員表示。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提高職業教育質量。“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羅丹代表說,近年來,學校突出“產城教融合”的辦學特色,不斷提升服務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下一步,我們要努力發揮優勢、強化特色,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有高質量的教師,才會有高質量的教育。“職業教育教師不僅要具備學科知識,還要了解行業企業的發展情況,並對職業教育教學規律有深入的認識。建議增加職業教育教師的社會實踐經驗,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羅丹代表說。

  

  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准提高30元

  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本報記者  楊彥帆  王雲杉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繼續做好重點傳染病防控”“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准提高30元”“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政府工作報告圍繞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作出一系列部署安排。

  “從推動基本醫療保險省級統籌,到補齊兒科、老年醫學、精神衛生、醫療護理等服務短板,一系列舉措體現了枝葉關情的民生溫度,充分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密雲醫院院長王廣發委員表示。

  王廣發委員說,近年來,以健康中國戰略為指引,我國積極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前四批76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了460多個專科,縣域內常見病、多發病就診率達到90%以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縣鄉村醫療服務協同聯動,擴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慢性病、常見病用藥種類。這將進一步強化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保障更多群眾就近方便就醫。

  “改善護理服務是提升醫療質量和就醫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黑龍江省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四病區護士長於洋代表認為,面對當下長期護理人員數量不足、護理機構發展緩慢等挑戰,要建立起長期護理人才職業發展和培養規劃體系,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長期護理服務體系,出台更多吸引報考招生和畢業到崗就業的激勵保障措施,提高長期護理人員的薪酬待遇。擴大互聯網護理服務覆蓋面,打通專業護理到家庭的“最后一公裡”。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要加強科技創新,增強藥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內蒙古蒙藥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邢界紅代表說,“我們將繼續提高藥品品質和工藝水平,讓老百姓用上更多好藥、放心藥。”

  邢界紅代表建議,通過現代科技手段為經典藥方賦能,既要用好現代評價手段,也要充分尊重傳統經驗,說明白、講清楚中醫藥的療效和原理。在實際科研工作中強化中醫藥特色人才建設,提升其解決問題和創新研發的能力,增強人才競爭優勢,為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

  用心用情托起群眾安居夢

  本報記者  沈童睿  楊  昊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完善商品房相關基礎性制度,滿足居民剛性住房需求和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住有所居,是重要的民生目標,關系千家萬戶切身利益。”北京首都開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岩委員說,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滿足居民剛性住房需求和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內容,凸顯了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

  針對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李岩委員建議,保護行業主體信用,化解房企資金風險,加大對優質主體的融資支持力度,進一步支持房地產企業補充流動性。盤活存量閑置房產,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等工程,為更好托舉起廣大群眾的安居需求添磚加瓦。

  住得上,還要住得好。“要著力補齊城市建設發展短板,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遼寧省阜新市市長周鵬舉代表說,“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城中村改造,加快完善地下管網,推動解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停車等難題,加強無障礙、適老化設施建設,打造宜居、智慧、韌性城市。我們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過程中,要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強化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

  周鵬舉代表建議,結合城市人口實際和人口結構,完善項目申報要素,有針對性地制定支持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相關政策。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城市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保障,要進一步提升建設品質。”河北省滄州市市政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石津金代表建議,從全壽命周期完善質量保障措施,做好全過程質量管控,強化工程建設全鏈條質量監管。同時,圍繞低碳技術、智能建造等領域持續開展攻關,不斷提升工程建設的科技含量,推動工程建設向品質化、綠色化、智慧化的模式轉型,實現工程質量、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的綜合目標。用一項項安全、綠色的城市基礎設施精品工程,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月最低標准提高20元

  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和水平

  本報記者  亓玉昆  劉新吾

  我國社會老齡化程度越來越高,一定要讓老年人有一個幸福的晚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月最低標准提高20元。

  “我國不斷完善養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推動養老服務供給不斷增加,服務質量穩步提升。”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市長王偉代表介紹,石嘴山市出台了《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加快養老服務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積極推進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

  “要努力構建以基本養老保險為基礎、以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為補充、與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相銜接的‘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讓更多老年人的生活更有品質和保障。”王偉代表說。

  “做好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環節,更是提高企業和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有效途徑。”浙江省寧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葉苗代表表示,寧波市在老有所養、老有所樂上持續發力,連續17年將養老服務工作納入政府民生實事項目,近3年累計投入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專項資金17.7億元。

  葉苗代表表示,要持續加大服務型機構建設,持續優化社保經辦管理和服務,推進企業年金和個人養老金融合發展,積極探索共富型大社保體系建設,讓老年人共享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我國加大基本養老的財政補助力度,在老有所養上持續用力。”四川外國語大學校長董洪川委員表示,接下來,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董洪川委員說,要深化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藥衛生、養老服務等社會民生領域改革,構建城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圈,實施優化孤寡老人服務行動和失能老人照護行動。同時,加強智慧養老、養老照護和社區照護等領域交叉合作,進一步優化無障礙、適老化設施建設,打造宜居、智慧、韌性的城市人文環境。

  

  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

  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本報記者  李卓爾  劉  陽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各地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滿足。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服務水平。如今,我們村裡建設了圖書館、村史館、文化院壩、民族文化廣場等農村文化活動陣地,搭建起多樣的群眾文化舞台,免費開放給村民使用。”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永利彝族鄉古路村黨支部書記鄭望春代表說,古路村懸崖索道建成后,交通便利了,公共文化服務延伸到了村民家門口。“農村公共文化建設關系鄉村文明建設成效和群眾獲得感,要持續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鄭望春代表表示。

  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近年來,我國文化生產力和創造力不斷釋放,一大批優秀文藝作品噴涌而出,帶給群眾切實的獲得感。

  “要創作出更多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真善美的優秀電影作品。”中國電影集團公司黨委書記傅若清委員表示,“我們將堅定文化自信,從新時代的萬千氣象中挖掘反映現實生活的閃光題材,滿懷真誠地拍攝出更多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要充分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我們對苗繡等貴州各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挖掘、保護、創新,通過民族文化產品、手工藝產品等,創新演繹非遺文化,讓更多人感受到非遺之美、文化之美。”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代表說。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夏華代表認為,應培育數字藝術、數字創意等新型文化業態,培育新型文化消費模式,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本報記者姜曉丹、丁雅誦、李林蔚、宋豪新參與採寫)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07日 07 版)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