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春運路上回家人滿載的不止是“年味”

2024年02月09日08:37 |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小字號

原標題:春運路上回家人滿載的不止是“年味”

  ■ 團圓,是春節的一個重要主題詞。火車站內,滿眼是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人來人往間,出站口、進站口推著行李箱、背著大包小包的游子腳步匆匆,帶著喜悅的心情回家。

  ■ 而這些行囊中,有的是為家人帶去的一份年味,有的是為家人帶回的一份心情和牽挂。

  ■ 記者從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車站了解到,今年春運從1月26日開始,3月5日結束。成都車站預計發送旅客1431.2萬人次,同比2023年增長40.6%。由於今年受雨雪冰凍天氣影響,成都東站部分列車停運,對於歸心似箭的一些游子來說,可能在旅途中遭遇了曲折。但是,家的溫暖終會沖淡一路的疲憊。

  ■ 春運期間,在成都東站,我們把目光投向那些踏上歸途的人們。

  從新疆到成都,再到湖北利川——

  她滿載幾大包特產,專門帶給家裡老人小孩

  九個大口袋堆在地上,有紙箱、有包裹、也有行李箱。這是三位中年人,坐了兩天兩夜的火車,下車后需要一路扛著、背著、提著帶回家的“年味”。

  “這些是新疆的蘋果、梨,那些是堅果,我們那邊買不到。”幸女士指著地下的行李,一件件地和記者解釋,除了沉甸甸的果子,地上還有個大包裹,裡面裝著蓬鬆、新彈的新疆棉花。

  幸女士表示,她的老家在湖北利川,自己常年在新疆阿克蘇做冷庫質檢工作,過年了,就想著帶一些老家沒有的特產給家裡的老人小孩。

  從2月1日到6日,湖北遭遇了今冬最強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多地交通受到影響,人們回家的路也開始變得艱難。

  幸女士和同行人因為帶的東西太多,坐不了飛機,隻能先坐兩天的火車,輾轉三千多公裡,從新疆趕到成都,再轉車到萬州,“我們不敢寄回去,擔心梨子、蘋果在路上爛掉,所以自己帶著放心些。”

  當再次背起重重的行囊准備乘車趕路時,幸女士介紹起自己的家鄉利川縣謀道鎮,還詢問記者是否知道那裡,“我們那兒的蘇馬蕩,有‘中國最美小地方’的美譽。到了那邊,會有家人來接我們。”

  從成都到廣安——

  她一路呵護幾株香梅回家,要給父母好心情

  舉著長長的枝椏過頭頂的蠟梅,一位女士和身邊人盡量保持一段距離,小心地呵護著手上的蠟梅花。

  楊女士在成都待了十年,准備回老家廣安過年。她特意挑了幾種花帶回去。雖然隻有兩個小時的車程,但在人潮擁擠的車站,她需要花費一路的精力照看嬌嫩的花骨朵,以免被人擠壓到。

  “黃色的是蠟梅,‘多頭’花苞的是蘋果杰克玫瑰,這是紅梅,也是梅花的一種。”楊女士介紹,她的爸爸媽媽都很喜歡花,家裡平時會養一些盆栽,所以帶了這些香味比較濃郁的花回家過年,比較應景。

  因為工作地離家不遠,楊女士表示自己平時會經常帶一些小東西回家,而每年回家過年帶的東西都是隨自己的心情而定,“隻要是我自己帶的,爸爸媽媽都很高興。我喜歡的,他們基本上都會喜歡,父母年齡大了,沒有特別想要的東西。我開心,他們也會開心”。

  從成都到西安——

  她懷揣兩個毛絨娃娃,要把“這一年”分享給家人

  一個簡單的行李箱,一隻毛絨玩具大娃娃架在行李上,另一隻塞在懷裡。20歲女生小王是西安人,之前沒來過成都,去年決定到成都上班,“成都的火鍋很好吃,人也很熱情,但我還想去別的地方繼續一邊工作,一邊旅行,體驗不同的生活。”

  小王解釋,自己的行李太多,一部分隻能寄回家,兩個娃娃她很喜歡,雖然裝不進箱子,但是再麻煩也要抱著帶回家,“我走的時候別人送的,其中一個是我妹妹送的。”

  帶著記憶裡美好的人、美好的經歷,小王表示,要將這些故事分享給老家的家人和朋友,讓他們知道,自己這一年過得怎麼樣。(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昌娟)

(責編:高紅霞、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