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客運老司機見証春運變化:公路越來越好 人們出行方式越來越多
蔣德春
1月31日上午,成都北門汽車站,56歲的駕駛員蔣德春早早來到車站,他繞著客車走了幾圈,檢查車輛外觀狀況,時不時踩一踩輪胎檢查是否有氣,打開發動機艙蓋看一看發動機皮帶是否有問題,隨后上車檢查滅火器、安全錘等車內設施……還有1個多小時,他就要迎來旅客,發車前往目的地巴中。
今年是蔣德春連續第32年跑春運,他見証了公路越來越好,人們出行方式越來越多。他告訴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能將千千萬萬的旅客安全送到家,感到很欣慰。
“我是1992年開始駕駛大巴車的,專門跑成都到巴中線路。”蔣德春回憶,20世紀90年代,成都還沒有直達巴中的高速,需要先繞行到廣元,再途經旺蒼縣等地,最終到達巴中,並且路也不好走,隻有兩車道,如果下午4點從成都出發,要次日凌晨4點過才能抵達巴中,耗時12個多小時,如果再遇到堵車等情況,時間會更長。“現在道路好多了,全程高速,從成都出發,隻要4個半小時左右就能抵達巴中,不僅更快而且更安全。”他說。
蔣德春介紹,2010年左右是汽車站最巔峰的時候,那時,春運期間車站人山人海,車票供不應求,成都到巴中這條線路,一天能賣出5000多張票,發車100多班次。隨著高鐵的發展建設、網約車的興起、私家車越來越多,人們出行的方式有了更多選擇,近年來乘坐大巴車的人比以前少多了,“但車上不論是滿座還是隻有一個人,我都要安全將乘客送回家。”他說。
32年來,每年春運期間,蔣德春都堅守在崗位上,除夕、春節也沒回家。他說:“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就要做好本職工作,跑了32年,對這條線路、乘車的旅客都有感情,最大的欣慰就是把他們安全送到家,和家人團聚。”
“由於工作原因,春節不能和家人吃團年飯,多少還是有一些遺憾。”蔣德春說,他一般都是春運結束后才回老家重慶和父母團聚,家人對他的工作都表示理解並且很支持,“注意安全”“平安回家”是家人對他最常說的話。(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楊博 攝影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