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地震帶 如何保証隧道安全?
2023年11月29日09:05 |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原標題:穿越地震帶 如何保証隧道安全?
川青鐵路青白江東至鎮江關段正式開通運營。但過了安州站后,基本就像在坐地鐵,很難見到外部風景。
據中鐵二院正高級工程師川青鐵路隧道專業設計負責人姜波介紹,川青鐵路青白江東至鎮江關段正線全長206公裡,成都出發后的70公裡為地面線路,余下的130公裡中有127公裡均為隧道,最長的隧道達28公裡。為了克服活動斷裂帶帶來的影響,“仿脊椎”節段隧道設計,在全線多個隧道應用。
躍龍門隧道位於綿陽市安州區和阿壩州茂縣,該隧道單洞長20公裡,加上輔助坑道,施工總裡程達71公裡。作為首條“洞穿”龍門山斷裂帶的鐵路隧道,躍龍門隧道匯聚了各種各樣的地質災害,一座隧道就具有“四極三高五復雜”的所有特點。
“為了克服建設難題,我們持續開展科研攻關,最終成功實現躍龍門隧道的貫通。”姜波說。
其實,在躍龍門隧道還有一項獨特設計。“躍龍門隧道穿越高川坪斷層也就是龍門山中央斷裂時,我們將傳統隧道設計成了動物脊柱的樣子,在斷裂帶影響范圍密集設置了22條特殊設計變形縫,這樣一條具備錯動能力的隧道就建成了。隧道在遇到錯動或地震動時,就有變形適應能力,不至於像傳統隧道一樣面臨垮塌風險。”姜波告訴記者。(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閆宇恆)
(責編:羅昱、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