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師給外孫女講題引家長“蹭課”
兩年拍攝800余條短視頻 吸粉近百萬

近日,一位退休姥爺輔導外孫女的視頻走紅網絡。視頻中正在講題的老人名叫田雷,67歲的他是一名教齡41年的中學高級教師,視頻裡的小女孩是其正上小學五年級的外孫女。昨日,田雷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2021年9月,他開始將輔導外孫女的視頻傳到網上,沒想到吸引了許多家長的關注。
小課堂收獲近百萬粉絲
家住遼寧大連的67 歲中學高級教師田雷,教齡已有41年。“任教的時候,我曾經教過數學、語文。退休后正好趕上外孫女上學,輔導她學習的任務也自然落在了我身上。”
田雷的外孫女小名叫“正好”,先前的成績在班級處於中游。他在輔導中發現,外孫女的專注力和邏輯思維相對偏弱,於是他便購置了一塊小黑板,開始有計劃地輔導。“一開始,外孫女覺得平時挺慈祥的姥爺怎麼一教起題來這麼嚴格,但后來她逐漸喜歡上了這種模式,現在還會主動拿小黑板問我。現在她學習的專注度和邏輯性提升了很多,成績也有了明顯進步。”
女兒把田雷輔導外孫女的場景隨手拍下來發到親友群,視頻內容很快吸引了家有孩子的親友們。田雷發現,像外孫女這樣“勤奮努力但成績不突出”的孩子很多,便萌生出了一個想法:如果把輔導過程分享出去,是不是能夠幫助更多的家長?
在女兒的幫助下,田雷從零開始學習短視頻的拍攝和剪輯。一塊黑板、一個支架、一台手機,沒有華麗的特效,隻有干貨滿滿的講解,2021年9月,“正好姥爺小課堂”短視頻賬號開始發布講題視頻。“平時的拍攝和剪輯基本都由我來做,女兒工作不忙時也會幫忙,視頻裡講的題大部分來自外孫女日常作業中遇到的典型例題,還有一些是網友們提問的。”
兩年多時間過去,“正好姥爺小課堂”已經發布了800余條講解視頻,收獲了近100萬粉絲。而“正好”的成績也從班級中游穩定到了班級前五名。
每條視頻不超3分鐘
“我當了40多年教師,教學經驗算是比較豐富了,但要想用短視頻講好數學也不容易。”田雷說,他備課既要“備課本”,也要“備學生”,“備課本”備的是知識,而“備學生”備的則是方法。
田雷介紹,“小課堂”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具體題目的解答,另一種則是對共性知識和學習方法的講解。“當初剛開始給外孫女輔導的時候,比較隨意,要講哪道題就講哪道題,基本不用備課。而要將裡面共性的知識拍成視頻分享,就需要精心備課。要將題目和知識在一條3分鐘內的短視頻中講清楚、講明白,還是很有挑戰的。”
在發布講解視頻的這兩年裡,除了“備課本”和“備學生”,田雷還給自己提了一個新要求:備家長。“平時看私信我就發現,關注我的粉絲有很多都是家長,他們大多自己先看我的視頻,再教給自己的孩子。因此,我就將‘備家長’作為備課的新要求,也就是考慮到家長掌握水平各不相同,在講解時盡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表達。比如說單講除法的定義,有些家長不一定能明白,換成‘將一條繩子平均分成兩段’,多數家長就都明白了。”
“除了具體的題目,他們更多關注的都是學習方法,或者是說怎麼能學好數學以及解決教育焦慮問題。”對此,田雷表示,輔導孩子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不鼓勵給孩子一味地報班
“對我而言,講課的核心實際就在於讓孩子和家長覺得,所有的這些知識並不難,關鍵是要掌握方法,對自己有信心。”因此,除了講解例題外,田雷在賬號上也會更新一些學習方法類的視頻。“其實很多家長對孩子的信心都不太足,有時只是一味地督促,或者提供經濟上的支持,比如報班、買習題。通過這些講解,我也希望讓家長和孩子感覺到可以學,能學會,而且能學好。”
退休之后,田雷的生活多了不少空閑時間,而登上短視頻這個“新講台”則讓他的生活更充實了。“我學會了拍短視頻,也學習了不少新知識,這讓我感到,自己還沒有離開講台,還能為孩子和家長服務。”此外,田雷平時除了接送外孫女上下學,多數時間在書房整理教案,准備習題,回答私信收到的問題。“家裡買菜做飯也都是我來負責,生活很有規律,很有條理。”談及未來的打算,田雷告訴北青報記者,外孫女升初中后,他仍會繼續創作面向家長及學生的免費講解短視頻。
文/記者 戴幼卿 實習生 李浩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