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自貢沿灘區:強化源頭治理 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格局

2023年11月15日10:12 |
小字號

“感謝你們的成功調解,幫我消除了后顧之憂,現在終於放心了。”近日,自貢市沿灘區永安鎮前進村村民邱某通過村輔警的精心調解,終於與前夫簽下房產補償協議,解除了心中的擔心和憂患。

在兩年前,她雖與丈夫離婚,但前夫經常還以索要房產補償為由上門糾纏不休,並威脅要一把火燒了房子。經過村輔警周勇和村干部的上門反復勸解,邱某某與前夫達成調解協議並簽訂承諾書,雙方的矛盾得到有效化解。

邱某事件的成功調解是沿灘區多元化解矛盾糾紛的一個縮影。據統計,今年1-10月,該區進京走訪2件(人)次,比2022年同期持平,比2019年同期7件(人)次下降71.4%,無到中、省非指定場所信訪,國家、省信訪局交轉信訪件比2022年均呈大幅下降趨勢,求決類信訪一次化解率99.4%。

如何找出化解矛盾糾紛的“鑰匙”?沿灘區用源頭治理走出一條創新基層治理的有效路徑。

前移關口

多渠道預防建好“崗前哨”

沿灘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並成立了區主要領導參與的矛盾多元化解領導小組,依托基層黨群服務體系,按照“綜治中心統籌推進、信訪部門及司法機關參與指導、鄉鎮街道協調部署、黨員編入網格排查”的要求明確責任分工,常態化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切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訪前、成案前。

2018年7月,一封關於拆遷安置補償的舉報信寄到了信訪局,也拉開了這場化解糾紛“攻堅戰”的序幕。

經了解,在2011年某企業遷建工程項目征佔夏某某住房和部分土地,並簽訂了《房屋拆遷安置協議》,協議載明需安置夏某某家4人,住房120平方米,補償房屋及附屬設施共計51991.80元。之后夏某某不認可該安置協議,並多次向國家、省、市信訪局去信和走訪。

了解情況后,沿灘區建立工作專班,區、鎮相關領導干部多次向其及親屬宣傳政策、溝通答復、思想疏導,沿灘區信訪事項人民調解委員會積極介入,進一步加強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特別是涉及征地拆遷政策、安置補償費用計算等問題。經過積極調解后,2021年雙方終於成功和解,這一跨時近10年的信訪積案終於落下帷幕,夏某某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這起信訪糾紛案的成功調解不僅體現對信訪工作的高度重視,更是沿灘各鄉鎮、部門協同合作,發揮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人民調解的作用,增強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協同性,形成有效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干群結合的強大工作合力。

而在區信訪局下設的“沿灘區信訪事項調解委員會”,將環保、勞動爭議、土地征用等專業調解組織納入中心。以交通事故、校園糾紛、土地承包、醫患矛盾4個專業調委會為依托,探索建立警調對接、檢調對接、訴調對接、訪調對接、行調對接的行業調解工作機制。並依托智慧法院、智慧檢務、智慧警務、綜治信息系統等網絡智能化平台,在12個鄉鎮(街道)綜治中心建立遠程調解中心,實現矛盾糾紛雙方當事人與調解人員“三方對話”。

今年以來,沿灘區已組織召開矛盾糾紛化解專項會議10余次,排查各類矛盾糾紛100余件,化解率90%以上,及時化解苗頭性問題60余個,在線調解12次,成功化解矛盾糾紛10起。有效推動了各項工作落地落實。

搭建平台

多主體構建“一體兩翼”解紛網絡

沿灘區在現有基礎上,設點定樁,由點及面,全力構建以平台為“內翼”、基層為“外翼”的新型“一體兩翼”解紛網絡。

搭建內翼訴調生態圈。“企業沒有按時支付勞動報酬怎麼辦?”“樓下廣場舞聲音太大了,影響我們休息。”……在沿灘區群眾接待中心,經常會有群眾在此得到工作人員幫助。此外,在沿灘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內有“企業法治服務中心”,在全區鄉村振興核心示范區有“金銀湖社會治理中心”,在沿灘新城區有“沿灘區法理情公益服務中心”等,這些不同的基層信訪中心,可按照不同民生訴求,提供法律援助,開展人民調解,促進社會和諧有序。

織密外翼分流化解網。沿灘區著力於基層,整合各方力量,全面推進“一村一輔警”建設,投放116名“村輔”植根一線,持續壯大基層調解隊伍。並常規設立基層人民調解站、法官工作室、人民調解委員會,邀請律師和專業調解人員定期坐班,就地分流化解糾紛,投入100余萬元建成區、鄉、村三級心理服務咨詢中心(室)102個,實現危機末端干預。

抓實兩翼調處內循環。不斷完善調處對接機制,確保訴內訴外解紛程序無縫銜接、運轉順暢。橫向到邊,落實內翼平台“1+1”追蹤模式(專人+專事),分流導出不同類別矛盾糾紛,定向流轉、定性指導,定點化解﹔縱向到底,建立外翼三級聯動機制,定期開展網絡調處、現場會商、集中解紛,持續深化“請進來、走出去”,確保糾紛調解“一竿子插到底”,形成合力。

此外,該區還通過加強統籌協調,整合人力資源,充分發揮村民調解委員會、“一村一輔警”等基層組織作用,組建了一支經驗豐富、結構合理、布局廣泛、代表性強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隊伍。並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和群眾代表在矛盾糾紛調處中的參與作用,吸收各類社會組織的代表、調解志願者和具有豐富工作經驗和調解經驗的退休同志參與基層治理和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形成了專業力量與群眾工作隊伍的“協同作戰”工作格局。

今年以來,全區新增社會調解組織20個,新增咨詢專家21人,新增調解專家20人,鄉鎮(街道)、村(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覆蓋率達100%,進一步充實沿灘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隊伍。

強化舉措

多維度化解亮好“效果牌”

沿灘區以基層社會治理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為依托,強調依法公正辦事、不偏不倚調解,在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的同時,帶動鄉風文明、弘揚良好風尚。

近日,在沿灘區黃市鎮紅旗村的法治大院裡,不時傳出掌聲與歡聲笑語,村民們圍坐一堂,聚精會神地聽著沿灘法官的“德法故事”。在“德法講堂”上,講師們把德法相融的思想觀念傳導到鄉鎮(街道)、村(社區)、居民小區。同時推廣“村規民約”,引導村民向上向善、孝老愛親、重義守信、勤儉持家,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今年以來,“德法講堂”已深入重點區域舉辦6次,覆蓋群眾500余人。

沿灘區黃市鎮紅旗村法治大院

除了“道德講堂”,沿灘區還加大《民法典》《勞動法》《信訪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政策宣傳力度,引導廣大群眾養成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習慣,形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法治氛圍,消除“信訪不信法”的誤區。並充分發揮村(社區)自治組織調解矛盾糾紛的優勢,定期組織開展法律法規、信訪業務、調解技能等專題培訓,把總結典型案例與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做法緊密結合,做到取長補短、學用相長,重點提高調解人員真正查清事實、真誠傾聽訴求、真心找准症結、真情化解糾紛能力,形成多方參與、合力解決各類矛盾糾紛的良好局面。

除此之外,按照區多元化解辦總體思路,沿灘區以瓦市鎮為試點,開設“未辦成事項”受理窗口,落實專人負責窗口接待受理,並建立好台賬。對未能成功辦理或未能解決的問題進行分流轉交到相關部門,由鎮相關部門牽頭負責解釋政策、協調辦理。主要收集、整理群眾未能及時辦理或未能及時解決的實際問題,讓群眾不白跑、不扑空,幫助群眾協調辦理具體事情,提升群眾的滿意度。窗口自設立以來,通過“坐櫃+專班對接+專人跟進”等方式,累計接待群眾154人次,解決產權証辦理、矛盾協調等疑難問題15個,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近年來,沿灘區深入推進基層社會治理,聚力打造社會治理“沿灘品牌”,全面整合基層資源,按照區級統籌、街道牽頭、部門協調、社區直管方式,突出強化源頭治理、多元調處、積案化解、教育疏導、秩序維護等職能作用,建立多渠道預防、多主體參與、多維度化解的工作機制,化解了一大批有影響力的信訪積案及矛盾糾紛案件,實現社會的長期和諧穩定。

來源:沿灘融媒 羅偉 苟明珠

(責編:李強強、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