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期而至!大批候鳥飛抵綿竹越冬
2023年11月14日18:23 |

初冬的綿竹,陽光明媚。綿遠河上,斑嘴鴨、赤麻鴨等一群候鳥“老朋友”如約而至,在水面上翩翩起舞,成為冬日裡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午后,綿遠河什地段,水面波光瀲灩。赤麻鴨站在一片蘆葦蕩裡,靜靜地享受著休閑時光。遠處,兩隻斑嘴鴨靜靜佇立在淺水中,梳理著羽毛,十分愜意。微風拂過,它們振翅飛騰、嘎嘎鳴叫,在河面上激起層層漣漪,給冬日的綿遠河增添了些許生機與靈動。
在綿遠河富新鎮段,成群結隊的野鴨棲息在水面,有的歪頭晒著日光浴,有的蜷著身子打盹,還有的和白鷺同框嬉戲,畫面和諧友愛。漫步前行,不時能看到三五成群的水鳥或追逐或覓食的身影,在落日余暉的映襯下宛如一幅美麗畫卷。
記者在現場看到,麻鴨全身羽毛呈褐色,頭部、喉部和頸部有黑白相間的花紋,喙較寬且非常顯眼﹔斑嘴鴨嘴基至耳區貫眼線黑褐色,眉紋黃白色,上背灰褐色,下背褐色﹔赤麻鴨全身橙黃色,略帶棕色,頭和頸羽色淺,翼和尾黑色。它們均是遷徙性鳥類。每年3月初至3月中旬,當繁殖地的冰雪剛開始融化時就成群從越冬地遷回,10月末至11月初又成群從繁殖地遷往越冬地。多成家族群或由家族群集成更大的群體遷飛,常常邊飛邊叫,多呈直線或橫排隊列飛行前進。沿途不斷停息和覓食,在停息地常常集成數十甚至近百隻的更大群體。
美麗的綿遠河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候鳥越冬,進一步說明了綿竹水生態修復工作取得成效,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鳥類棲息地的保護工作逐步加強,也描繪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畫卷。
記者 周韻 文/圖
來源:綿竹市融媒體中心
(責編:袁菡苓、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