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雁江:強化體系建設 提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

近年來,雁江區聚焦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生活垃圾收轉運基礎設施補短板,狠抓現有基礎設施的運行與管理,不斷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收轉運處置體系建設,確保農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不斷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收轉運處置體系建設
雁江區、鎮、村、社四級通過合理規劃設置垃圾收集點、配齊垃圾收集設施和收轉運車輛、建設壓縮垃圾中轉站和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站,全面建立健全了我區農村生活垃圾收轉運處置體系,基本實現了農村生活垃圾行政村全覆蓋,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農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據悉,全區鄉鎮共配置垃圾收集桶14000余個,配置垃圾清運車約250輛,建成投用垃圾中轉站11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站1座。今年1月至9月共轉運農村生活垃圾31506噸,全部實現無害化焚燒處理。
探索建立多種形式農村生活垃圾清運模式
雁江按照“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全區14個鎮、行政村因地制宜的探索適合本地的清運模式。
全區15%的鄉鎮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清運整體外包。堪嘉鎮、石嶺鎮行政村生活垃圾清運整體外包服務,由三方公司按照鄉鎮規劃的清運線路對各村垃圾收集點進行清運,並按質付費。其余85%的鄉鎮採用村級外包服務,由行政村將該村的垃圾清運服務外包給個人或者私人企業,由承包方提供車輛和人員組織清運。多形式的清運模式,助推了農村生活垃圾得到了有效治理,農村生活垃圾亂扔亂棄基本絕跡,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建立健全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費籌集機制
2020年下半年,雁江區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費籌集工作啟動,截至目前基本形成了鎮監管、村委會主動推進、農戶積極參與的籌集監管體系。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費按照“誰產生、誰付費”的原則,各村(居)民委員會通過《村民組織法》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按照“一事一議”和“四議兩公開一監督”的原則,通過召開村(居)民代表大會等形式確定,垃圾處理費不低於1元/人/月的籌集標准。
據悉,全區14個鎮2021年度籌集垃圾處理費600余萬元,2022年度籌集垃圾處理費700余萬元,2023年上半年籌集垃圾處理費400余萬元。(通訊員 李德森)
來源:長壽雁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