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行·看振興】自貢沿灘區:沖天香陣透興隆 滿山盡帶黃金甲
2023年11月01日11:24 |

10月31日上午,記者在沿灘區興隆鎮先鋒村採訪時看到,一朵朵儀態萬方的菊花挺直了腰杆,舒展著美麗的花瓣,不僅為青山披上了“新衣”、穿上了“黃緞”,也為當地人帶來了致富的希望。
“這個品種叫金絲皇菊,一般5月下旬栽種,10月下旬採摘。我們在這兒務工,一天能掙80元,有活干,還不累,也不耽誤照顧家。”當天上午,村民鄭玉芬一邊在壟上彎腰採菊,一邊接受記者採訪,幸福的笑容始終洋溢在她臉上。
與此同時,在田間的烘房裡,幾個村民正全神貫注地埋頭干活兒。鮮菊花採收回來后,便被一朵一朵地均勻攤放於木制簸箕裡,然后放入烘房慢烘。待到72個小時后,鮮菊花變干,便需要村民們埋頭“挑刺”,將“殘次品”逐一剔除掉。隨后,按照精品花、一級花、二級花的質量標准進行分類包裝,再發往重慶集散市場。
為何選定菊花經濟這條路?記者了解到,今年初,通過在市內外考察學習,興隆鎮黨委、政府一班人發現,隻有調整種植結構,走差異化發展之路,才有可能讓土地提質增效,實現“田裡種糧”到“土裡刨金”的轉變。而選擇以菊為媒,對於興隆鎮來說,主客觀條件都具備,有望帶動當地產業轉型發展。
說干就干,該鎮立即動員集體、聯村聯組干部、業主、農戶,整合資源、資金、勞動力,陸續在先鋒村和光輝村試種金絲皇菊、婺源菊等品種70余畝,並以菊花產業為突破口,圍繞“服務大城市,構建城鄉融合橋頭堡”目標,打造300畝近郊花卉產業園,實現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融合發展。
“當下,文明祭掃之風深入人心,加之森林防火形勢嚴峻,廣大群眾對祭祀用花的需求量不斷增長。”興隆鎮政府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菊花能吃、能看、能入藥,還是祭奠之花,目前該鎮已與轄區內的南山公墓深度合作,根據日益活躍的市場需求,發展各村菊花產業。
(自貢網記者 羅樂 宋姿熠)
來源:自貢網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