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穩步推進傳統優勢產業提質升級

9月26日,峨眉山市,一場簡短的投產儀式在四川樂飛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廠房外進行。伴隨著投產指令,廠房內的7套數字化生產鏈“火力全開”。
“採用數字化生產系統,能讓我們實現產能倍增。”公司負責人劉培說,該項目集研發、生產和銷售於一體,主要生產各類型室內外通信光纜、特種光纜,項目投產后,預計新增年產值10億元。
“樂飛光電”創立至今已有30年,從“作坊式”生產到如今全流程數字化監測,是樂山持續推動新型工業化、推進傳統工業提質升級的一個縮影。
“技術更‘新’、產能更‘高’、生產更‘綠’。”樂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圍繞新型建材、綠色化工、食品飲料等傳統優勢產業,樂山正穩步推進工業生產提質升級。
唱“新”調 加速數字化升級
傳統產業如何加速轉型升級?樂山加速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唱起“新”調子。
最近,尚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顏亮鋒有了一個新身份——樂山市數字化轉型診斷顧問工作組組長。
在樂山市委網信辦等政府部門的組織下,十余名來自樂山制造業領域龍頭企業信息化部門負責人成為該小組成員,對樂山有意進行數字化改造的企業,提供轉型升級方案。
樂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讓龍頭企業進廠帶動中小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更有說服力,能幫助中小企業“少走彎路”。
以顏亮鋒調研的一家陶瓷生產企業為例。在交流中,顏亮鋒提出的“隻用加裝一套幾組傳感器組成的數字質檢系統,就能使生產效率提升30%”的案例,讓本對數字化轉型改造並不積極的這家企業迅速轉變態度,積極邀請工作組成員為其進行“全面診斷”。
多方推動下,近年來樂山制造業龍頭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果頗豐。永祥股份建設了現代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質量追溯等40余個數字信息化項目,生產過程信息化率達到100%﹔尚緯股份全面升級數字化系統,實現了關鍵工序“無縫”連接﹔金頂集團納入四川省“5G+工業互聯網”首個礦山行業典型應用……
樂山市委網信辦副主任朱亮介紹,按照《樂山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當地正按行業、分批次推進工業企業“上雲”。同時加快數字化診斷、改造,以點帶鏈、以鏈帶面,有序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支持企業數字化改造。
唱“高”調 全面推進技術創新
“這是我們的新‘地標’。”位於樂山市沙灣區的廠區內,四川德勝集團釩鈦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麥吉昌介紹起眼前的一座“高塔”——1250立方米高爐項目。
麥吉昌告訴記者,得益於新高爐自動化、智能化等新技術的應用,企業人均產鋼提升至1500噸/年。但近年來,鋼鐵價格走低,企業發展遇到瓶頸。要在逆勢中實現突破,企業的思路是提高產品附加值,在“高端化”上下功夫,而其中的關鍵就是釩。
釩,被稱為“現代工業味精”,能夠明顯提高鋼的強度、韌性、延展性和耐熱性。德勝集團利用原有的釩鈦資源優勢,依托自主研發技術,走上了釩鈦資源綜合利用的道路。
“我們把‘副產品’也做成了‘拳頭貨’。”麥吉昌說,企業將營收的3.5%投入研發中,目前在釩鈦冶煉領域累計獲得授權專利472項,其中發明專利101項。
樂山企業已形成共識:發展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永祥股份研發的第八代“永祥法”用於多晶硅制備,讓晶硅光伏硅料企業在資源利用、系統管控、自動化生產等方面得到全面優化,高純晶硅實現純度達11N,單體產能相較上一代提升66.67%﹔在新型建材領域,嘉華特種水泥的低熱水泥應用於白鶴灘、烏東德大壩澆筑……
樂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樂山不僅在推動傳統優勢產業向“高技術”“高附加值”轉型,也在著力打造一批自帶“高新”基因的優勢產業,包括“中國綠色硅谷”“中國堆谷”等。
唱“綠”調 節能降耗護環境
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四川旅游大市,綠色始終是樂山發展的底色。這也對樂山工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夾江縣,這座以陶瓷聞名的小城,近兩年卻在為陶瓷產業做“減法”。目前該縣已實現5家陶企入園發展、31家陶企轉型發展,淘汰產能1.74億平方米,年節約綜合能耗約43.6萬噸標准煤。
為了讓落后產能切實“減下去”,夾江還抽調縣紀委監委等8個部門工作人員集中辦公,對10家陶瓷企業15條生產線進行現場調查,核實相關手續辦理、產能、產量、產品類型、單位產品能耗等情況,對不合規、不達標或產能落后的,發出停產整改通知。
“數量上做‘減法’,是為了在質效上做‘加法’。”夾江縣副縣長李憲勤告訴記者,在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也鼓勵龍頭企業進軍岩板等高端陶瓷領域。目前,全縣85條生產線中,陶瓷大板岩板生產線佔比已超過20%,產能接近1億平方米,高端陶瓷產品佔比提升至50%。
在四川省米蘭諾陶瓷(集團)有限公司的高端大板智能生產車間內,記者看到,數千平方米的廠房內,隻有十幾名工人在對生產各環節進行監控。一條傳送帶蜿蜒其間,岩板從燒制到分裝的各環節都通過自動化系統一氣呵成。公司生產負責人徐建強介紹,通過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企業在全國陶瓷產能前20強榜單中躍升至第11位。
李憲勤表示,目前夾江已有18家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改造率達到35%。全縣環保績效評價B級陶瓷企業15家、居全省第一。
“陶瓷等建材產業綠色轉型只是一個代表。”樂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1年、2022年,樂山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分別下降3.2%、3.3%。在園區建設方面,成功創建省級節水型企業13戶、節能降碳示范項目2個、2戶企業納入綠色低碳化循環化改造園區(工廠)培育名單。樂山還將進一步推動企業“退城入園”“退岸入園”工作,紓解沿江沿河環境風險。(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晉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