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四川

探路教育創新,19個國家級新區共建教育改革共享機制

2023年09月26日19:43 |
小字號

9月25日至26日,由中國教育學會和四川天府新區管理委員會聯合舉辦的首屆國家級新區教育創新發展學術年會(以下簡稱:首屆學術年會)在成都舉行。

全國19個國家級新區齊聚四川天府新區,圍繞基礎教育創新發展,近千名中國教育人以“‘共享•共創•共贏’——國家級新區構建高質量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實踐與探索”為主題,各自帶來有益經驗的分享,並與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就熱點話題、共性問題等展開深度探討。

這也是19個國家級新區聚焦教育舉辦的首次會議。眾所周知,國家級新區是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平台,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務院先后批復設立了19個國家級新區。而所謂“新區”,不隻體現在城市的高起點規劃和高標准建設,更多的“新”,在於擁有了相對優越的資源和政策支持后,發展具有可持續的動能,能夠用改革的辦法和市場化、法治化的手段,培育新動能、激發新活力、塑造新優勢,進而成為全國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區,改革開放的新高地和城市建設的新標杆,這才是“新”的價值所在。

而這樣的區域,於教育而言,同樣是一片不可多得的能夠大膽進行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深厚沃土。反過來,教育亦是新區筑強營商環境的“硬支撐”,它不僅為涌入新區的優秀人才提供了強有力的民生保障,更為城市創新驅動注入了澎湃動能。

因此,作為教育改革創新的先行者和探路人,首屆學術年會旨在凝聚先行智慧,集聚創新經驗,促進國家級新區間的經驗交流和資源共享,來進一步提升國家級新區教育的輻射力和引領力。會議中,19個國家級新區就協同探索教育創新發展路徑達成了初步共識,並構建起教育綜合改革成效共享機制,在“共享•共創•共贏”的理念中,共謀教育的新發展。

圍繞教育首次聚首

19個國家級新區共謀教育新發展

從1992年首次批復設立上海浦東新區算起,我國國家級新區發展迄今已歷30余年。目前,國家級新區成員已達19個。

30多年來,國家級新區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如今,它們不僅是改革創新的重要資源聚集地,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更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以創新為引領,聚合前沿科技和未來產業是國家級新區的優勢,更是使命所在。

而要達成這一使命,人才的支撐必不可少。古人雲: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鳳凰”來了,如何留住?教育發揮著“磁石”的作用。因此,在新區得天獨厚的創新沃土的滋養下,19個國家級新區結合各自區域特色和戰略使命,成為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的先行者和探路人。

“區域教育綜合改革示范區”“省級智慧教育示范區”“全省優質教育示范區和教育惠民先行區”“省級體教融合改革試驗區”……19個國家級新區在教育的各個方面,扛起“先行先試”的使命擔當,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以開路先鋒的姿態走在了全國前列。

比如提到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學區化集團化辦學是一條關鍵道路。作為全國第一個國家級新區,上海浦東新區全域推進學區化治理,截至2022年底,浦東新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學區化集團化辦學覆蓋率就已達94.1%。2023年,其再度新增17個學區,實現了浦東新區36個街(鎮)學區化辦學全覆蓋。在此基礎上,浦東新區通過建立學區集團規章制度、師資交流輪崗、課程教學共研共享、績效捆綁考核等方式,來促進學區集團建設更加緊密,從而實現學區集團內部優質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提升家門口每一所學校的教育品質。

同樣,此次學術年會的舉辦地,四川天府新區以白紙畫圖、平地立城,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其教育發展肉眼可見地從一張藍圖化為“一面旗幟”。在此過程中,天府新區逐步形成“以共享理念推動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的路徑共識,相繼創建6個省級試驗區、落地4個教育部國家級改革試點項目,持續推動8大類20項教育綜合改革試點。

比如率先推行全域多校劃片,天府新區以服務人才、服務產業、服務營城為導向,打破“唯戶籍、唯社保、唯劃片”的傳統招生方式,一個學生可填報同一學區內多所學校,實行電腦隨機派位錄取,徹底破解了“學區房”難題,將選擇權交給家長和學生,真正讓房子歸房子、教育歸教育。

在首屆學術年會上,19個國家級新區帶著先進的教育理念、創新的經驗做法和待解的共性問題而來,共謀教育的新發展。會場上,與會者們關於教育的精彩碰撞也隨時都在發生。

專家學者建言獻策

協同探索教育創新發展路徑達成共識

首屆學術年會,不僅是19個國家級新區和全國一線教育人交流分享的平台,更是一場含金量極高的學術盛宴。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社長、地方改革創新研究院院長潘治宏提到,國家級新區發展是一個綜合性命題,這次會議聚焦教育領域,“針對性很強,主題十分明確”,這對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在深化改革創新中激發教育發展活力,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

“立柱強基方致遠”。世界現代化的進程,從一定意義上說,是人類知識革命的產物,離不開教育的積澱、科技的突破、人才的支撐。

其中,教育事業如何發展?“錢學森之問”如何破解?可以說,教育理念、體系、制度、方法、治理等現代化的改革創新必不可少。在這樣的背景下,由於國家級新區的戰略地位、城市定位、發展方式等的特殊性,其教育事業的創新存在諸多共性,因此首屆學術年會的舉辦,對於教育創新發展的研究,推動政策制定和實踐深化,為全國教育改革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具有重要作用,同時,這也是國家級新區的使命擔當。

“國家級新區是國家全面深化改革、推動制度創新的先導區。”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戴宏偉在發言中表示,與一般綜合改革實驗區不同的是,國家級新區承擔著政策先行先試的改革實驗區功能,它們的使命是要在科技創新、產業集群發展過程中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是真正的“干中學”“干中改”,目的就在於要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為其它區域的發展提供引領和示范。接著,他還分享了國際創新城市的發展經驗,其大都離不開教育、人才資源的聚集和創新的思維。

此外,會議議程中,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原副理事長、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顧問盧邁﹔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楊銀付﹔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教育衛健工委書記李廣﹔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區域教育研究所所長安雪慧﹔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北京史家教育集團原黨委書記、原校長王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清華大學附小一體化集團總校校長,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校長竇桂梅﹔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育美育教育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教育學會理事,中國教育學會體育與衛生分會副秘書長於素梅等知名專家學者、一線校長和區域教育分管負責人等悉數到場,通過主旨報告和分享交流的形式,與來自全省、全國的近千名教育人,就各個方面的教育話題展開了深度學習與探討。

最后,19個國家級新區在首屆學術年會中,就協同探索教育創新發展路徑達成了初步共識,並構建起教育綜合改革成效共享機制,來促進國家級新區間教育經驗的交流和教育資源的共享,以更高水平構建高質量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以更先進的經驗做法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紅星新聞記者 許雯)

來源:紅星新聞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