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部地區起家的公司抱團西部省份自研產品,面向全國市場銷售
從一瓶牛奶看川滇同行

清一色的藍色外觀、奶牛斑點涂裝……6月初,記者來到昆明經開區,昆明雪蘭牛奶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雪蘭乳業”)與周邊工廠和寫字樓形成鮮明對比。承載著昆明人童年記憶,新希望集團旗下的雪蘭乳業,產品在昆明本土市場佔有率達70%以上。
剛到公司門口,兩塊牌子引起記者注意——“四川巴中農民工服務站”“四川省巴中市昆明勞務基地聯絡處”。這家企業和四川的關系為何如此緊密?為什麼被當地投促部門視為“西西合作”典范?
牽手20年
一步步引領全國大市場
步入雪蘭乳業工廠生產車間,隻見管道縱橫交錯,傳送帶高速運轉,一個個桶罐聳立。牧場擠出的鮮奶被罐裝車拉入工廠,經過殺菌、檢測、包裝等工序后,被工人第一時間送往冷鏈倉庫集合打包。然后,冷鏈運輸車將它們送往大街小巷的商超貨架。
“來,嘗嘗我們工廠產的酸奶。”在辦公室,雪蘭乳業黨委書記王耘熱情地以酸奶待客。
“這不是我們在四川喝到的同款‘初心’酸奶嗎?”記者一眼認出這款產品。不過,與四川市場上常見的“新希望·華西”不同,昆明的這款“初心”品牌酸奶,上面的標簽是“新希望·雪蘭”。“‘初心’的老家就在昆明。”王耘說。
雪蘭乳業和新希望的牽手,要追溯到20年前。
2003年,新希望乳業成功入股雪蘭乳業,成為其第一大股東。雪蘭乳業在本地擁有成熟的養殖、加工鏈條和市場美譽度,新希望擁有先進的管理機制、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兩者相互看對眼了,開始強強聯合。”王耘介紹,在改制中,雪蘭的優良傳統得以保留﹔新希望也從品牌煥新、產品研發能力、企業文化、管理機制等方面全面賦能。
第一個10年,雪蘭乳業規模翻了三番。2009年,新希望完成對雪蘭乳業全面收購,100%控股。當時,雪蘭乳業的銷售額已穩佔新希望乳業整體銷售額的四成以上。王耘驕傲地說:“從收購之日起到現在,雪蘭乳業一直在持續盈利。”
2016年,為改變進口液態奶搶佔國內消費市場、國產奶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被動挨打的局面,推動我國奶業振興,原農業部批准組建了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雪蘭乳業作為其中一員,起草了優質乳標准。
20年來,雪蘭乳業孵化出“24小時”“活潤”“初心”等產品,通過新希望乳業的大平台面向全國推廣。在西部地區起家的公司抱團西部省份自研產品,面向全國市場銷售,憑借“優質乳”的力量,通過“西西合作”一步步引領全國大市場。
不僅是產品,川滇兩地間人員的流動更為頻繁。在雪蘭乳業,有30名員工來自四川巴中﹔在新希望乳業高層中,也有不少人成長自雪蘭乳業。
簽署協議
共同推動川滇新時代交流合作
像雪蘭乳業這樣,由總部設在四川的總公司集團化運營、在雲南廣泛布局業務的企業不少。
2019年11月,四川省黨政代表團曾前往雲南省考察學習,促進更深層次更高水平聯動發展,推動新時代川滇合作取得新的更大成績。兩省簽署《經濟社會發展合作行動計劃(2019—2021年)》,自貢市與昭通市簽署《攜手共建“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合作框架協議》。同時,兩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分別簽署多項框架協議,共同推動川滇新時代交流合作和兩地協同發展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除省會昆明外,川企在雲南大理、保山、普洱等城市的投資活動也十分活躍。數據顯示,僅去年在昆明舉辦的第6屆中國—南亞博覽會上,就有24家川企廣泛宣介,涉及農副產品、醫療器械、生產制造、文化旅游等產業,為大力拓展南亞、東南亞市場,尋求更多商機。
在“走出去”的同時,四川也積極將雲南產業“引進來”。雲南省商務廳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雲南省將組建一支約80人的隊伍參加第十九屆西博會。同時,雲南已在全省范圍內挑選出的15家代表企業,將攜科技創新、特色農業等領域的先進成果,在會上重點交流探討,參加開幕式巡館、西部投資說明會等活動,再掀“西西合作”新篇章。(徐浩煊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莉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