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結構封頂 489米西南新地標建筑預計2027年12月竣工投用

人民網成都6月18日電 (記者劉海天)6月17日上午,隨著地下頂板最后一塊混凝土澆筑完成,中海天府中心項目主塔樓地下結構順利封頂,全面進入建設新階段。據悉,該塔樓建成后總建筑高度達到489米,是成都天府總部商務區標志性超高層建筑,將成為我國西南地區的新地標。
“整個項目佔地面積約5.3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65.3萬平方米,包含1棟489米高的主塔、1棟200米高的副塔、1棟100米高的酒店及4層街區式商業,其中副塔已經投入使用。”項目建設單位中海集團成都超塔公司執行總經理張慶林介紹,中海天府中心是集國際頂級標准的甲級寫字樓、商業、酒店、觀光於一體的大型綜合體,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天府總部商務區的服務功能和城市價值。
“自總包進場以來,項目各方勠力同心,克服重重阻礙,雖然去年面對了夏季高溫限電、抗疫期間封控和管線改遷等諸多困難,我們依然提前完成了地下結構封頂這一關鍵的節點工作。”承建方中建八局項目負責人陳斌介紹,項目在定標后60天內便完成了樁基錨杆施工,120天內完成了主塔基礎底板施工。地下結構施工期間,累計完成土方開挖81萬立方米,混凝土澆筑約6.8萬立方米,鋼材用量約2萬噸,模板支設面積超過11萬平方米。
據悉,該項目具有工程體量大、復雜節點多、品質要求高等特點,其復雜程度在國內超高層項目中居於前列。僅在地下結構建設階段,便先后進行了深基坑、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等多項技術攻關,創下了國內同類型工程的新紀錄。
地鐵線旁開挖超30米深基坑
中海天府中心項目主塔與周邊酒店、商業共用地下室,地下室共5層,埋深約31.2米,緊鄰在建、在運的雙線地鐵。
“項目屬於深基坑,且周邊環境復雜。在建的地鐵19號線下穿項目場地,對我們前期的基坑土方開挖、施工擾動控制都提出了較高要求。”項目施工方中建八局項目技術負責人申雨介紹,經反復論証,在基坑開挖過程中,項目確立了分倉開挖的低擾動施工方案。
“所謂分倉開挖,就是根據施工仿真模擬結果和現場條件,將地鐵下穿的場地覆土劃分為若干條塊,通過對各條塊的開挖,逐步完成對地鐵上覆場地的施工工作,結合實時監測數據和現場保障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上覆場地施工對地鐵線路的影響。”他說。
工地現場。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除了地鐵影響,在地下結構施工中,項目還借助超大噸位錨樁反力樁基檢測技術、基坑內置式施工升降機技術、工廠化鋼筋加工場技術等,克服了地質條件復雜、基礎筏板預留洞口多、標高變化多、堆場空間少、施工部署場地轉換復雜等各類問題,實現了高效率、高品質建造。
混凝土澆筑創國內同類工程新紀錄
“整個項目地下結構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主塔樓基礎筏板厚度5.5米,局部達到7.4米,混凝土一次性澆筑方量達到4.1萬立方米。”陳斌表示,針對4.1萬立方米的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項目創新採用了綠色低碳、標准化、模塊化的“溜管+溜槽+自卸”澆筑方式,結合項目自主研發的大體積混凝土實時監控平台,解決了傳統的大流量、多點位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現場管理難度大、信息協調量多、信息同步即時性差的難題。
過程中,項目共調集600余台混凝土車,累計出動6000余車次,歷時39小時一次性完成澆筑任務,最高澆筑速度達到每小時1600立方米,創下國內同類工程的新紀錄。與此同時,該澆筑方式還滿足了更綠色、更低碳的要求,整個過程較傳統工藝減少燃油用量13700升、減少用電60280度、減少碳排放60噸。
“黑科技”打造智能建造示范標杆
“中海天府中心是一座現代化的大型綜合體。面對項目的復雜性,我們採用了大量的智能建造技術。”申雨介紹,從開工之初,中建八局項目團隊便確立以“BIM+智慧工地平台+智能裝備”為核心的智能建造思路,全過程應用BIM技術進行模型建構,高效打造了數字展廳,並積極探索建筑機器人和裝備生產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期間推廣應用各類建筑“黑科技”十余項。
中海天府中心項目效果圖。中建八局供圖
“比如在地下室建設階段,針對混凝土澆筑,我們通過自主研發的自行式溜管潤管清洗機器人和高頻振搗疏通機器人,結合混凝土整平機器人,保障了新型溜管布置方式的高效順利澆筑。”申雨表示,除了機器人,項目還引入了探地雷達、人工智能AI、無人地磅收貨系統、無人機航測、三維激光掃描等各類高新技術,在現場施工安全管理、物料管理、土方開挖測量等各方面注入智慧能量,並成功入選四川省(第一批)智能建造試點項目。
據介紹,下一階段,中海天府中心項目將全面進入地上主體施工階段,開始安裝為項目量身定制、蘊含中國建筑最先進超高層技術的建造神器——“空中造樓機”。據悉,這款造樓機可實現主體結構各項施工工序的分層穿插,大大提升施工效率,還可以為高空作業的工人提供類工廠化的施工環境,切實保障施工安全。此外,造樓機將搭載姿態監測、安全巡檢和質量檢測等多項智能建造技術,讓超高層結構場景下的施工更安全、低碳、智能。
造樓機安裝完成后,主體結構將進入高速拔升階段,按計劃,將在2026年達到成都第一高度,2027年12月竣工投用。屆時,中海天府中心將構建未來天府CBD核心區,以品質和高度獻禮“未來之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