萼貝花永開
“萼貝,有川貝之王的美譽……”在電影《周永開》中,“周老革命”手捧一顆珍貴的萼貝,滿懷深情地說。
一個特殊的鏡頭,展現了周永開深厚的為民情懷,更是他那份萼貝情結的生動詮釋。
村集體合作社種植的萼貝長勢正旺。達州市中醫藥管理局供圖
熒屏外,在周永開曾經守護了20多年的四川省達州萬源市官渡鎮項家坪村。
2023年5月6日,立夏,雨潤無聲。
“這萼貝啊,不但是顆致富的種子,還是周老書記留給我們精神的種子,項家坪的子子孫孫要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當天,在村委會活動室,村黨支部書記龔代禮正在給當地干部群眾上一堂特殊的黨課。
生生不息
項家坪地處花萼山南麓,因盛產貝母、天麻等野生名貴中藥材,又被稱為“藥山”。
1991年,周永開從原達縣地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的崗位離休后,毅然來到項家坪村守山護林。為了解決當地村民“靠山吃山”的問題,周永開決定帶領村民種植萼貝等中藥材,想方設法讓老百姓增收致富。
貝母最早記載於《詩經》,入藥最早記載於《萬物》。萼貝因產於萬源花萼山地區而得名,具有止咳化痰之功效,早在清代即被列為朝廷貢品,民謠“川貝甲天下,萼貝冠全川”。
對於萼貝這個“金疙瘩”,鄉親們不是沒想過,可它一直在山上野生野長,要想人工移栽種植,從來沒有成活過。當地黨委政府從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組織進行萼貝人工培植技術攻關,但一直未能突破。
周永開到項家坪后,得知花萼山上有個叫李秀全的村民,把尋到的野生萼貝移到一處種植,成活了一大片。周永開於是拄著拐杖爬上山去“取經”。磨破了嘴皮子,李秀全才最終答應賣給周永開兩株萼貝苗。周永開隻有一個條件,那就是要連土帶苗一起買。
回到住地花熊坪房屋前,周永開找了一塊空地,小心翼翼地將萼貝苗栽下去。半年多過去了,兩株萼貝苗居然奇跡般地開出了兩朵黃綠色的花骨朵,村民們奔走相告。
周永開這才意識到,萼貝在山下種植不成功的原因主要在土壤上。他刨開土一看,萼貝植株根上原來的土哪裡是土壤,完全是樹葉爛掉后的腐殖物。
解開了萼貝移植的秘訣,周永開又專門跑了趟北京和成都,把中國農科院和省上農科院的專家請到花萼山來幫他把關。專家們把花萼山的氣候、土壤、環境等仔細研究了一番,給周永開吃了顆“定心丸”,帶領鄉親們致富終於有了希望。
萼貝基原鑒定現場。達州市中醫藥管理局供圖
“祖祖輩輩的夢想都沒有成功,到了我們這一輩人的時候,在周書記的帶領下成功了,村民們的日子不會再窮了。”項家坪村“萼貝大王”項爾勝說,如今村上成立了集體經濟組織,把老百姓集中起來,以集體入股的形式專門種植萼貝等中藥材,參股的200多戶村民每年至少能分到3萬元的紅利。
子承父業
當年周永開書記在項家坪村的一句話“要幫村民把萼貝發展成挂帥的中藥材”,在項能鵬幼小的心裡埋下了一顆種子。在項家坪土生土長的項能鵬當時雖然還不到10歲,但卻堅定了一個信念:一定要把萼貝這個珍稀物種保護下來,深入研究它的藥用價值,讓它造福於世人。
20世紀80年代,一顆野生萼貝可賣到120元。周老書記后來帶領村民雖然試種成功,但技術難度大、出苗率低,故而產業始終難做大。
2014年除夕,一件事激發了在外創業的項能鵬返鄉發展萼貝產業的堅定信念。“一個鄰居被開水燙傷了腿,因為居住地偏遠,她沒有選擇去醫院,而是將家中存儲的萼貝搗爛,外敷在燙傷處,第二天水泡就消了,幾天后傷口就好了。”
項能鵬再次目睹了萼貝的神奇魅力,他認定萼貝是個寶,極具開發潛力。
項能鵬的父親項爾華也一直在家發展萼貝,想以此增加家庭經濟收入。但多年的實踐經歷告訴他,萼貝是植物中的“金絲雀”,不好養。
倔強的項能鵬悄悄辭掉在外的工作,回家說服母親,再跟父親促膝長談,找問題、查原因。父親見他這般執著,拗不過他,隻好把自己的萼貝基地作為項能鵬的“試驗田”。
野生萼貝資源畢竟有限,作為產業發展必須突破人工繁育這一難關。
項能鵬馬不停蹄在四處奔波,前往達州市農科院、達州市林業科技推廣站、四川農業大學、成都中醫大學等科研院所拜訪中藥材專家,並聘請專家在父親長達14年的野生馴化的基礎上開展“基原鑒定、化學成分分析、育苗技術、栽培技術”等研究工作。
從2014年春節開始,通過近4年的研究實驗,終於,2018年10月,萼貝被繁育成功。2019年,開始制種、育苗。千年萼貝,在春風著煥發出勃勃生機.……
為整合資源,加快發展,在萬源市委、市政府的關懷幫助下,項能鵬通過技術成果融資,與上市公司九州通醫藥集團攜手合作,成立萬源市潤雨中藥有限公司,投資8億元共同打造萬源市中藥材全產業鏈。萼貝產業發展,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春天。
如今,在萬源市蜂桶鄉讓水壩村,公司已建立萼貝基地300余畝、自動化育苗大棚1.5萬平方米、種源繁育基地50余畝、規范化商品種植基地200余畝,成了全省最大的川貝母基地之一,預計到2025年產值將突破1億元。
傳承創新
5月8日,由達州市中醫藥管理局組織,萼貝基原鑒定專家論証會在萬源市舉行。通過實地鑒別及專家論証后確認:“萼貝”的原植物為百合科植物太白貝母(Fritillaria taipaiensis P. Y. Li)。
“有了這個‘身份証’,萼貝就是中藥材家族中的正式成員了!”達州市中醫藥管理局產業科賀雪峰說,以前在萼貝進行基原認証前,它屬於地區性特色資源,隻能作為特殊的農產品進入市場,其作為中藥材的身份和價值未得到充分體現。
項家坪村支部書記龔代禮(左二)講述萼貝故事。達州市中醫藥管理局供圖
為早日讓萼貝有自己的“身份証”,達州市中醫藥管理局深化與四川大學、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重慶市藥物種植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單位進行合作,開展萼貝基原鑒定。如今,成功認定萼貝基原為太白貝母,為萼貝藥材進入中藥材市場拿到了“通行証”,對保護萼貝種質資源,進行產業化開發,助推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2021年達州市政府制定的中藥材產業發展五年規劃,已將萼貝納入達州道地中藥材進行產業化系統研發。聚焦“秦巴藥庫”區域品牌建設,培育為地方標志性的品種和產品。
“傳承好‘周老革命’的崇高精神,讓萼貝花永開,是我們中醫藥人的使命和擔當。”達州市中醫藥管理局負責人表示。(王永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