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羊肉湯餐館遇冷?商家:營業額隻有往年三成

冬至,吃羊肉湯,是成都人必不可少的儀式感,仿佛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下肚,便足以抵御整個寒冬。
小關廟街,成都有名的“羊肉湯一條街”,往年一到冬至前后,這條僅僅幾百米長的街道,以及其他各處的店鋪、農貿市場的打包羊肉湯等等,都是生意紅火熱鬧,街面上被濃濃的羊肉湯香味充盈著。
12月21日,冬至前一天,記者來到小關廟街走訪發現,羊肉湯價格與往年差不多,受疫情影響,相對於往年同期的一座難求,今年客流明顯減少,許多店收入腰斬。
同時,也有多名消費者告訴記者,現在預制菜品類豐富,有冬陰功、板栗雞、潮汕牛肉等多種選擇,在家做也很方便。
冬至前日,小關廟“羊肉一條街”冷冷清清。
走訪
羊肉湯餐館遇冷,客流銳減
12月21日下午,記者來到小關廟街,幾百米的街道顯得冷冷清清。各家店門口,服務員正在摘菜,准備著當晚的食材,店外已經擺滿了桌椅板凳,等待著客人入座。老板站在門口不停向來往的路人吆喝著:“幾位?裡面坐,堂食還是打包?”
現場,不少店門口支起了大爐灶,現煮現切現賣,翻滾的濃湯,熱氣蒸騰。
往年這個時候,小關廟街早就堵得水泄不通,交警在現場進行交通管制,車輛到這裡寸步難行,許多開車來的食客不得不將車停在其他地點,步行至此用餐。而今年,路邊還有一大半的停車位空著,根本無需擔心停車難的問題。
蔡女士是一家羊肉湯店的老板,她在小關廟街有三家店鋪,全成都總共開了六家店。今年以來,受到幾輪疫情的沖擊,許多店的收入節節下滑,對於羊肉湯這種季節性很強的食物而言,冬至這幾天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她和同行早就摩拳擦掌就盼著冬至到來,打個漂亮的翻身仗。
等待售賣的羊肉湯
蔡女士回憶,往年這個時候,店門外早就開始排隊了,訂座的電話也不間斷,冬至前一個周生意就開始火爆起來,今年已經這個點了,店裡還沒什麼客人。
“哪怕店裡沒什麼客人,我們還是要開店,隨意關店閉店,客人不知不覺就流失了。”蔡女士嘆了口氣說,估計許多人“陽”在家裡沒什麼胃口。
由於客流銳減,蔡女士店裡的食材也進行了相應的減少。“以前冬至我們一家店一天要賣20多隻羊,今年備貨隻敢備了往年的一半數量。”她透露,往年提前一周,很多客人就開始訂冬至當天的座位,但此刻她還沒接到多少訂座電話,剛剛過去的中午,店裡隻坐了幾桌客人。
小關廟等待被烹飪的“羊肉”
價格
有商家主動降價促銷,營業額隻有往年三成多
在小關廟街,一位老板站在店門口,望著經過的路人,賣力地吆喝著,店裡則是空空蕩蕩。“秋得很,最秋的一年了!”老板向記者擺了擺手,揣著手在店門口來回踱步。
記者陸續走訪了幾家羊肉湯店,羊肉價格98元至128元不等。其中,有老板主動進行了降價銷售:外賣打包降至98元一斤。而往年同一時期,則會賣到118一斤。
蔡女士的店依舊是128元一斤,冬至當天也會是這個價格進行售賣。而另一“老字號”的羊肉湯店,冬至前一天118元一斤,冬至當天則將會漲價至138元一斤。
大家“陽”在家裡,羊肉湯外賣是不是很火爆呢?蔡女士介紹,自家店的外賣生意一般,估計是有些人感染后胃口不是很好,其次加上最近運力短缺,很多人都放棄了點外賣。“這幾天經常外賣平台都沒人接單,需要加小費才有騎手接單,很多客人等不及直接取消了訂單。”蔡女士說,最近外賣的成本也增加了不少。
雖然客流遠不如預期,但蔡女士還是按部就班地安排著工作。“生意越是不好,我們越要把服務做好,我反復告訴店員要提起精氣神!”蔡女士說,往年這個時候,自己早就是從早忙到晚,根本不可能有這麼多空閑的時間聊天。
當晚6點多,夜幕落下,蔡女士的店裡開始稀稀拉拉有客人到來,至晚上8點,店裡差不多坐滿了客人。雖然遠不及往年的紅火,營業額也隻有往年火爆時候的三分之一左右,但蔡女士還是心滿意足了。“行不行主要看冬至當天的客流了。”
22日,冬至當天,蔡女士早早來到店裡開門營業,截至早上9點半,她已經接到了10多個訂座電話。“我們做足了准備,隻等客人上門了,相信這波疫情過去,一切都會好起來!”
冬至前一晚,羊肉湯店客人慢慢上門
變化
消費者口味多元化,預制菜成一大選擇
小關廟街一家羊肉湯店裡,彭先生和幾個朋友圍坐在爐子前,大快朵頤。於他們而言,這是每年冬天最為重要的儀式感之一。
彭先生說,四人是初中同學,畢業后,大家成家立業,工作起起伏伏,但感情一直很好,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冬至這一天都要空出來,大家坐在一起吃頓羊肉湯,這已經成為大家心照不宣的約定了。
不是每個消費者都像彭先生一行這樣,對羊肉湯的喜愛那麼堅定,也有不少消費者選擇了其他品類的湯鍋。
除了受到疫情的沖擊外,消費者口味多元化也是一大因素,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勇於“嘗新”。
目前,各個外賣平台有多種湯鍋在進行售賣,銷量較好,包括潮汕牛肉、豬肚雞、冬陰功、椰子雞、壽喜鍋等品類,消費者選擇廣,輕鬆解決了在家吃湯鍋的難題。
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羊肉的膻味自己接受不了,一家人也想在家裡熱熱鬧鬧地吃個飯,所以自己會選擇在超市買冬陰功預制湯鍋回家煮。“陽了之后想吃點這種酸爽鮮辣的!”據辰智餐飲大數據中心《2022中國預制菜產業發展大數據研究報告》顯示,由於吃飯做菜具有選擇隨機性的特點,一般消費者會選擇即時購買或短時間快速獲得的方式購買預制菜,30%的消費者會去線下預制食材專賣店購買預制食材。(封面新聞記者 鐘曉璐 攝影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