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轉化成果 強化隊伍 四川林草更具“科技范”

2022年12月21日09:08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四川林草更具“科技范”

“今年除了不知火、香椿,還添了哪些品種?”近日,在成都市蒲江縣,省林業科學研究院二級研究員費世民和團隊成員一道,考察林業血防工程成效。在低山丘陵地區,利用經濟林生產抑制釘螺生長,是防治血吸虫病的“奇招”。

  近日,科技廳公布了2022年度四川省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擬獎項目。山丘區林業血防技術研究與應用、四川省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成效監測與評價等多項林草科技成果入選。近年來,全省林草科技項目加速落地,人才隊伍不斷充實,四川林草更具“科技范”。

  新增29個中央科技推廣示范項目

  “瀘定核桃上線了,歡迎大家選購。”10月,四川農業大學教授萬雪琴在朋友圈發布了一則帶貨信息。

  作為省“科技下鄉萬裡行”專家服務團的首席專家,萬雪琴的專長就是種核桃。今年,他帶領的核桃服務團在甘孜州推廣“橫斷山核桃油精簡工藝”,新辦的核桃油精簡加工廠年產值近百萬元。

  在阿壩州,省林科院研究員吳宗興帶領的花椒專家團,則專注於解決花椒產業中良種苗木培育、病虫害防治等環節的技術瓶頸。在茂縣疊溪鎮龍池村,今年花椒病虫害降低95%,花椒死亡率降低85%,產量提高25%以上。

  省林業和草原科學技術推廣總站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科技下鄉萬裡行”精選了一批對口技術,針對管理粗放等問題提供可行的解決辦法。全省新增29個中央科技推廣示范項目,投入2042萬元,覆蓋木本油料、竹產業、生態修復等重點領域。

  為更加精准實施項目管理,省林草局每月定期收集29個項目中14個在建項目的進度。截至目前,全省林草科技轉化在建項目資金到位1000萬元,完成投資860萬元,投資完成率86%。

  開展1800余場培訓和現場示范

  今年4月,四川有9人獲聘第三批“國家林草鄉土專家”。這項選聘工作啟動以來,四川先后有25名林草鄉土人才被聘為“國家林草鄉土專家”,涉及核桃、竹產業、木本油料、林下經濟、林草中藥材等領域。

  “鄉土專家”是“帶不走”的人才,也是全省林草科技“造血”的關鍵。“科技下鄉萬裡行”活動中,奔赴21個市(州)的專家服務團通過“送教上門+網絡遠程輔導”雙結合的方式,開展了1800余場集中專題培訓和零距離現場示范,相繼培養出阿壩州茂縣六月紅花椒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何有信、冕寧元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春福等多位“國家林草鄉土專家”。

  除了“國家林草鄉土專家”,全省還利用專家資源,培養更多本土實用技術人才。

  涼山州鹽源縣種植戶陳良富在省林科院研究員李丕軍的指導下,將核桃的空殼癟仁率從接近一半降低到不足一成。李丕軍帶領的核桃服務團連續四年參與“科技下鄉萬裡行”,累計培養出了1000余位陳良富這樣的本土實用技術人才。

  省林草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我省下一步將邀請更多專家參與進來,強化服務團的科技支撐力量。同時,繼續發揮基層科技隊伍力量,通過組建推廣員互助組、鄉土專家幫幫團和護林員互助組,打通林草科技推廣“最后一公裡”。(王培哲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代強)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