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文化

用“漢代織機”復制“漢代織錦”

復原的老官山織機已織出30米“五星錦”

2022年05月18日09:13 | 來源:華西都市報
小字號

原標題:復原的老官山織機已織出30米“五星錦”

  中國人第一次主持考古發掘的成果,是半個蠶繭。

  1926年,中國第一代考古學家李濟在山西夏縣西陰村遺址發現了半個蠶繭。經多方考証及檢測,該蠶繭距今已有5600-6000年。這是中國人獨立進行考古的開端,也是中國考古百年歷史上的重要裡程碑。

  在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中,山西夏縣師村遺址進入前20名。在這裡,考古工作者發現了4枚仰韶早期的石雕蠶蛹,距今有6000年。

  在 被 評 選 為“202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三星堆遺址中,也發現了絲蛋白痕跡,証明三星堆時期也曾使用了蠶絲織物。

  正是因為中國人對於絲綢的大規模生產和利用,開啟了世界歷史上第一次東西方大規模的商貿交流,史稱“絲綢之路”。而織錦,就是這條道路上最重要的商品。

  2019年,央視《國家寶藏》節目中展示了一台“漢代織機”,用“原汁原味”的漢代工藝復制出一件新疆民豐縣尼雅遺址出土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以下簡稱“五星錦”)護膊。這是中國絲綢博物館(以下簡稱“國絲館”)的專家們根據成都老官山漢墓出土的織機,花費3年時間復制成功的。第一次為大家展示了一件國寶級文物是如何復原的。

  按照老官山織機模型

  成功復原漢代提花織機

  2012年,成都修建地鐵3號線時,偶然在天回鎮老官山附近發現了4座漢墓。考古工作者在其中一座漢墓中發掘出4台織機模型,這是我國首次出土漢代織機模型以及人俑,為漢代五色錦的復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4年,國絲館館長趙豐領銜主持國家“指南針項目”,對織機進行復原研究。專家按照老官山漢墓出土的漢代織機模型以及人俑,按比例放大了6倍左右,成功復原了一台織機。

  在成都老官山漢墓出土提花織機的復原研究基礎上,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文物局提請國家文物局,利用復原的老官山織機對國寶級文物“五星錦”進行復制。2015年,國家文物局批復同意,復制工作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國絲館實施。國絲館研究館員羅群的團隊負責復制工作,龍博也是團隊成員之一。

  老官山漢墓開始考古發掘的那一年,正是龍博進入國絲館工作的時候。2012年研究生畢業后,他成為國絲館當時最年輕的一代,參與的第一個重大項目恰好就是老官山織機復原工作,為其進行三維建模。

  龍博見証了“五星錦”整個復制過程。

  “一般的平紋絲織物叫做絹,密度大概在60左右,就是1厘米中經線有60根,但經錦不一樣,因為其多重結構要用經線顯花,因此要厚一些,密度是普通絹的3倍左右。”4月下旬,龍博在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說:“五星錦”是當時最復雜的織物,是由中央王朝送給精絕國的珍貴織物。“從織物文字來看,‘五星錦’肯定不是一件商品,應該是一個國禮之類的物品。它是一塊五色錦,是當時最復雜的織錦,密度高達每厘米220根絲線。”

  實際上,在尼雅遺址出土的織錦中,除了“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外,還有一件織物,上面織有“誅南羌”字樣。國絲館專家研究了國內外各種相關文物以及資料,確定織錦整體所織文字為“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誅南羌,四夷服,單於降,與天無極”。

  確定文字,有了織機,2017年2月,國絲館研究團隊開始進行上機的穿綜及織造工作。10470根經線、84片花綜、2片地綜,歷經一年多的時間完成了錯綜復雜、絲絲入筘的穿綜工作。復雜的穿綜工作結束后,進行織造,最終成功復制出“五星錦”。

  一次拉動2000多根絲

  難點在於解決綜片的硬度

  實際上,在制作“五星錦”前,國絲館已用復原的老官山織機成功織出戰國時期的“交龍對鳳紋錦”。當時,在織機上預留的柵欄和紋綜數量達到了42片,但因為所用的木材質地、尺寸和所受的作用力與需要84片紋綜框數的“五星錦”之間不完全吻合,工作團隊后續選用了質地更堅硬、變形小的優質木材,改進重造了一台適合織造“五星錦”的織機。

  在織機的復原以及“五星錦”的復制過程中,技術團隊還是遇到了很多難題,其中最直接的就是蠶絲的韌性和拉力,因此一片綜片能承受多大的力量成為重要的突破點。

  “最大的難點在綜片上,與其他織機綜片相比,復原的織機綜片薄了很多,因此在織造過程中,我們很擔心它會斷裂。”龍博說,這台織機的綜片之所以比其他織機薄,就是因為織造五色錦的工藝復雜,“五色錦在起經線時,每一下都需要提起2000多根絲線,這個拉力是非常大的。”

  由於織機總長度有限,所以要在有限的空間內填進更多的綜片,需要將綜片制作得盡可能薄。“所以要求材料一定要硬,要能承受得住2000多根絲線的力量。”龍博說。

  最終,國絲館的工作人員選擇了硬度、韌性都較好,並且自重適宜的柳桉木與紅櫸木來制作織機。

  “織機復原花了1年多時間,穿綜又花了1年多時間,平均三四天才能完成一個綜片,前前后后花了3年多時間。”龍博至今還記得織出這件織錦的情景,“當時很激動,試織當天就差不多制作了一個循環。一個循環正好是80多片綜片,每片綜片都使用了一次。”

  每日可織造7.5厘米

  現已織造超30米長度

  龍博所說的一個循環,長度差不多是7.5厘米。別小看這7.5厘米,這已接近蜀錦日產量的上限。

  漢代蜀錦織造技術很早就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此前隻能從文獻或出土的少量織錦殘片中一窺漢代蜀錦的面貌。成都老官山西漢織機模型為現代人打開了一扇古代文明的大門,用特殊的方式將古人和現代人連接起來。

  “老官山出土的織機模型的工作方式,完全出乎人意料。以前我們在研究漢代織錦時也曾經推測,可能是一個多綜的織機,但是沒想到它提綜和選綜的方式特別巧妙,特別聰明。”龍博說。

  目前,在復原的老官山織機上,已經織造出長達30米的“五星錦”。龍博說,在漢代進行織造時,“五星錦”有可能也織造了一個完整的匹料,“我們雖然現在看到的只是一個護膊,但當時很可能並不只是制作了這一塊物品。從我們復原織造來看,當時肯定是制作了一匹料子,也許它沒有留存到現在,也許還深埋在某個墓葬之中。”(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 周琴)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