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適老化產業或將成為新風口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關注養老

2022年04月02日09:40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關注養老

  “老去之后,我不想成為一座孤島。我們應當將我們生活的世界,改造成一個老年人也能夠安全、幸福地度過余生的世界。”

  今年年初,00后浙江大學生小潘在社交平台豆瓣上寫下這番話,並創建了“‘適老化改造’促進會”小組。短短兩個月時間,小組吸引了兩萬余人加入。“有沒有老年人健身App”“馬桶邊扶手架求推薦”“怎樣改造爸媽養老的房屋”……年輕人面臨的不同需求的老一輩養老問題,在這裡被頻繁討論。

  我國正步入老齡化社會,“養老”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問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再開工改造一批城鎮老舊小區,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在我國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背景下,在“銀發經濟”的催化下,適老化產業或將成為新風口。

  改造要從認知開始

  去年年底,寒假回到家的小潘經常收到父母的“求助”:怎樣在調查問卷中提交核酸檢測報告、智能電視怎樣操作……她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年輕人熟悉的常規操作成了父母要面對的細小瑣碎的難題,這讓我很擔心自己返回學校后,他們該如何解決?”

  建組之前,小潘是通過一檔綜藝節目《忘不了餐廳》了解到“適老化”概念的。她查閱大量資料發現,大眾最關注的是室內家居改造、手機App和網頁適老化改版,“除此之外,我認為還需要加強城市空間的適老化設計,需要轉換社會與市場邏輯,需要每個關心老年人困境與需求的年輕人行動起來”。

  95后湖南女生黃雨欣也是通過綜藝節目《夢想改造家》,了解到適老化改造的。她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適老化產品或許比適老化改造更適合當下的老年人。“大部分老年人的觀念裡,舍得掏錢給子女裝修房子,但還是舍不得改造自己的房子,總覺得能住就行”。

  房屋改造需要耗費非常多精力,“現實情況是,年輕人都在工作,父母輩也沒有退休,爺爺奶奶輩根本不懂也沒這個精力。”在黃雨欣看來,適老化也要依靠社區型養老院和普惠的適老化產品,“變老是人人需要面對的問題,但時間、精力和金錢以及觀念都無法忽視”。

  讓小潘印象深刻的是,小組裡有人提問“老人定位器有推薦嗎”,一位網友留言說“可以購買兒童智能手表”。小潘發現,同樣需求下,針對老年人的產品還是太少了,“當我們老去的時候,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我們也會遇到類似的難題。希望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需求被社會和企業關注到”。

  90后設計師王煊也是“‘適老化改造’促進會”小組的一員,他驚訝於“這麼多年輕人在關注養老和適老化的話題”。曾在浙江杭州從事養老空間設計的他認為,居家適老化改造前,應切實了解老年人的居住需求,根據老年人身體機能、生活習慣和文化背景來定制方案,“而不是追求舒適和豪華,以‘通用設計’敷衍了事”。在他看來,作為居家適老化的延展,老年人聚集多的外部環境也應及時得到改造。

  近幾年,城市更新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開展,“無障礙”“適老化”成為頻頻被提及的熱詞。記者走訪發現,在國家和地方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適老化改造已經延伸至公共場所、社區、醫療衛生機構、運動健身場所和家庭等多個場景。

  但在成都朗力養老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劉英看來,適老化改造之路,仍舊任重道遠,當下最需要的是提升改造意識,“盡管這兩年,適老化概念被廣泛提及,但是遠沒有達到在整個社會的普及和認知高度。與大力進行的互聯網適老化改造相比,對於線下適老化改造的理解,可能大眾認知還在安裝扶手、防滑等方面,其實遠不止這些”。

  無評估不改造

  從事養老產業和適老化改造項目10余年,劉英認為,我國的適老化改造仍處於最初級的階段。在她看來,一方面,子女積極為父輩改造居家環境,父母反而認為“這並不是一件急迫或必須的事情”。她說:“我們遇到過好多次的居家改造項目,開始改造時遇到老人阻攔,覺得自己身體康健,沒必要花這個錢。對新事物的接受需要過程,同時也需要他們認識到,改造也是預防。”

  “另一方面,適老化改造的市場需要慢慢培養,改造前的入戶評估也是一大難點。”劉英介紹說,他們基於5萬多用戶的實踐數據,形成了獨有的改造評估體系,包括老年人生活能力、輔具需求、居家環境、家庭關系、性格心理等方面,都將得到數字化評估。

  “無評估不改造,居家適老化改造必須是個性化和私人定制的。”她說,適老化改造並不是簡單地“搞裝修”,從居家環境的防滑處理,到考慮共同居住家庭成員的生活和照料老年人的住家保姆等,都需要被評估在內,“適老化改造不僅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讓生病的老年人活得更有尊嚴,也能為照護者減緩壓力”。

  根據曹阿姨的身高和生活習慣定制美觀、牢固的扶手,為獨居的袁叔叔打造無障礙浴室,設計出各類適老化桌椅等產品……這些年,95后創業青年李靖慧成了身邊老年人的好朋友。同樣,她也認為,“專業的適老化改造要由專業團隊完成”。

  李靖慧自小在爺爺身邊長大,離開老家讀大學后,獨自在家的爺爺逐年老去,成了她的牽挂。基於爺爺養老的痛點,她創辦了銀巢老年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在李靖慧看來,適老化改造還要更多地融入養老元素,“讓家更適合老人”。為了讓老年人在評估時就能對改造效果一目了然,他們研發了適老化綜合評估和改造體系,通過智能終端為家庭進行量化評估,“評估結合了老年人實際需求,照明、無障礙設施、防滑、美居、智能化、可穿戴設備等都會考慮在內”。這兩年,公司還為寧波市的困難老年人進行適老化改造。

  相比居家適老化改造,各地政府部門大力推動的城市間適老化改造,更早進入了大眾視野。參與過多個城市的養老機構和社區的改造,劉英認為,比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老建筑房屋,社區小公園、公共衛生間的改造,以及一些新的房地產項目,“要對無障礙和適老化設施提出更高要求,從社會層面為老年人帶去更多便捷”。

  曾參與上海市一項街道適老化改造項目的90后設計師楊光旁說:“各類設施逐漸老舊,缺少無障礙設施等,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他坦言,當時針對整個社區的適老化改造還沒有深刻認知,“真正做項目時發現,適老化改造設計是對老人的情緒設計、需求設計、細節設計、智能設計,是通過設計達到心理關懷”。

  從上海到武漢創業,如今,楊光旁和朋友合伙創辦了挖藕(武漢)設計有限責任公司。在他看來,城市更新、適老化改造還處於起步階段,市場非常龐大,“在一次現場調研時,當我們向一位老人解釋,要對小區增加許多適老化設施時,老人的態度從抗拒變成了支持。我們能體會到他們的迫切需求”。

  萬億元市場呼喚更多創新

  2月24日,民政部等4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進“十四五”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提出“十四五”時期支持200萬戶特殊困難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早在2020年,民政部等9部門還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快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強產業扶持,激發市場活力,加快培育居家適老化改造市場。

  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曉說,從居家到各種公共基礎設施,包括商場、圖書館、銀行、交通等,當下面臨著整個社會的基礎設施的適老化改造。“可喜的是,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產品把適老化元素考慮進來了”。

  在北京市西城區大柵欄,百度五福AI助老平台利用人工智能語音交互技術,基於對老人更加友好的語言場景,設立專屬功能板塊,既是智能設備,也成為社交生活陪伴。騰訊自2019年起與深圳市養老護理院合作,嘗試應用人工智能技術來改善護理服務,如養老院正在使用“隱形護理員”智慧養老監護系統,為保護隱私,他們使用熱感應技術代替攝像頭,同時設置在室外和室內,使工作人員能容易得知老人的去向。

  “數字化進程不斷加快,科技和創新是整個適老化產業的核心。”梁春曉說,由於整個社會的適老化轉型所帶來的龐大需求,“適老化改造將成為熱門賽道,我們初步估算,這將是萬億元市場的產業,但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在他看來,從適老化評估、方案設計、各類生活用具改造等,相關服務和產品需求豐富,“在這樣一個很長的產業鏈中,每一塊都值得企業深挖”。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孟佩佩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