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文化

三星堆最具特色的青銅面具有哪些?

2022年02月18日07:35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三星堆最具特色的青銅面具有哪些?

  2022央視春晚上,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大面具驚艷了全國觀眾。

  在三星堆出土文物中,青銅面具是最具特色的文物之一。1986年,在1號、2號祭祀坑中出土的青銅面具多達30余件。在最新發現的6座祭祀坑中也多有發現。它們既體現了古蜀人獨特的審美和藝術構思,同時又是古蜀人精神崇拜的重要體現。

  青銅縱目面具最具代表性

  在三星堆出土的眾多青銅面具中,最具代表性也最有名的,是被稱為擁有“千裡眼、順風耳”的青銅縱目面具,其獨特的相貌和巨大的體量令人感到無邊威儀。此外,三星堆1號、2號坑還發現了另外兩件縱目面具。三星堆發現的3件縱目面具額側和兩側均有對穿方孔,可能是用於懸挂在高處之用。

  學術界一般認為,三星堆面具縱目廣耳的特征,似在強調其超乎常人的特征,此外它們體量巨大、使用時被高高懸挂,所以可能是受祭的對象。《蜀王本紀》記載:“蜀王蠶叢,其目縱,始稱王。”縱目的面具,可能刻畫的就是一代蜀王。

  此外,三星堆還出土了和縱目面具體量差不多的大面具,造型和此次亮相央視春晚的類似,可能也是被祭祀的對象。另有一種寬度從10多厘米到40多厘米不等、體量較小的面具,眼睛雖然外鼓,但並不縱目,耳朵也不外展,嘴的寬度變窄,大體比例與常人無異,有學者認為他們可能也是受祭者,隻不過他們不是古蜀的開國君主,而是蠶叢之后的其他蜀王。

  “春晚大咖”元宵節首次正式展出

  記者了解到,到北京“出差”的青銅大面具上央視春晚后已“回家”,2月15日元宵節在三星堆文物保護與修復館首次正式展出。三星堆新出土的文物,也已經開始陸續在博物館露面,觀眾可以一飽眼福。

  在四川博物院舉行的“大美亞細亞——亞洲六國文物特展”上,便有三星堆最新出土的文物展出。7號坑出土的玉刀,神似現在的西餐刀﹔3號坑發現的立發銅人頭像,戴著神似諸葛亮的頭冠﹔銅盤龍形器蓋,雖然袖珍卻精雕細刻……觀眾可以移步四川博物院一睹這些新出土文物的風採。

  在三星堆博物館開放式文物保護與修復館內,春節期間上新了兩件新出土文物,分別是4號坑出土的扭頭跪坐人像以及3號坑出土的青銅持鳥立人像。這件青銅持鳥立人像,發掘出土后還從未公開發布,此次露面堪稱“首秀”。而扭頭跪坐人像,則被認為是3000多年前中國也有雕塑藝術的代表。此外,金面具、神樹紋玉琮、青銅小立人像“奧特曼”等新出土文物也將繼續展出。

  接下來,青銅大面具等更多的新發掘出土文物將在文物保護與修復館整理、修復及展示,讓觀眾沉浸式體驗文物的修復過程。(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曉鈴)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