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文化

馬伯庸:虛構故事裡有歷史邏輯的真實

2022年01月14日09:06 | 來源:華西都市報
小字號

原標題:馬伯庸:虛構故事裡有歷史邏輯的真實

  “夏四月,以南京地屢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璽書召還。六月辛丑,還至良鄉,受遺詔,入宮發喪。”《明史》上記載的這幾十個字,成為馬伯庸寫小說的靈感酵母,並寫成了長篇歷史小說《兩京十五日》。馬伯庸發動藝術想象力,將種種細節填入真實歷史的縫隙,描畫出一場扣人心弦的千裡奔襲之旅。

  1月7日,由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封面研究院出品的“2021名人堂年度人文榜·年度十大作家”揭曉。馬伯庸因其2021年的突出表現而被專業評委選中,無爭議上榜。趁此契機,封面新聞再次專訪到馬伯庸本人。

  1

  歷史細節成了他創作的靈感種子

  馬伯庸是個講故事的奇才。他非常善於挖掘和捕捉歷史的某個耐人尋味的真實細節,將之當成自己文學創作的靈感種子,以此重構故事,寫出自己的文學作品。眾所周知,能很好兼顧通俗與藝術兩個面向的作家並不多見,但馬伯庸的作品卻能做到既有類型文學的可讀性,又不乏純文學的藝術性。在飽讀中國傳統經典獲取精髓的同時,他還注意汲取現代經典影視劇集的優點,從而將自己寫作內容的節奏設置在有限的時間(比如長安十二時辰)內,而產生出奇妙的藝術效果。

  也正是因為以上種種特質,馬伯庸的作品特別受到影視界青睞,多部作品已經或者正在被改編成電影IP、熱播電視劇。其中包括《古董局中局》《風起隴西》《顯微鏡下的大明》《長安的荔枝》等等,2021年《洛陽》被改編為《風起洛陽》,成了熱播劇。

  2021年4月10日,馬伯庸在成都做讀者分享活動時透露,《兩京十五日》正在被影視改編,處於打磨劇本的階段。此外,非虛構作品《顯微鏡下的大明》的影視版權也賣出去了,他還親自寫了劇本,“這是第一次寫劇本。因為這部作品很特別,我覺得我自己做劇本,會更合適一些。”2

  把現代的時間節奏放在古代社會

  將歷史故事設置在一個有限的時間內,馬伯庸有自己的想法:“古代社會的時間節奏很慢。我就想,寫歷史小說也可以做到一個突破:把現代的時間節奏放在古代社會,看看會是怎樣的效果。”馬伯庸還提到,他認為在寫作中想象力雖然重要,但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要充分掌握足夠的歷史資料。像這部《兩京十五日》裡雖然有虛構的內容,但裡面的歷史邏輯都是真實的。當時的人,騎著怎樣的馬,走過怎樣的路,京杭大運河上他們走的路線是什麼樣子,這些細節其實都是我在史料裡發現的,然后在這個基礎上做了一些演繹和發揮。所以,寫作最重要的還是要有知識的儲備,而不是隻靠靈光一現的東西。”

  馬伯庸多部作品的歷史背景都是明代。他坦言自己“確實對明代尤其感興趣,因為這個時代裡有很殘酷的地方,也有很有趣的東西。而且當時中國與西方世界剛剛接觸,有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發現。”不過,他正在寫的新作中,故事背景不是明代,也不是他很喜歡的三國,而是近代,“清末民國初年,而且是在醫學領域。”由於沒有醫學背景,馬伯庸還邊寫作,邊自學醫學知識。3

  閱讀和寫作秘訣:保持謙卑開放心態

  在馬伯庸的歷史題材小說中,既能讀出真實的歷史事件和人物,同時又能看到腦洞大開的情節。如何把握真實與虛構間的關系,他有自己的原則:“大事不虛,小事不拘。不去改變歷史,歷史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但在細處我們可以發揮想象,為既定的歷史事件尋找一種全新的解釋。這種解釋不一定是符合歷史的,但一定是符合歷史邏輯的。”

  從歷史掌故裡獲得創作靈感,寫出原創的歷史小說,馬伯庸還提到一個閱讀和寫作秘訣:“保持謙卑、開放的心態。謙卑就是,我們要知道自己知道的還很少。除了要閱讀大量的史料之外,還要去閱讀現代的學者對這些史料的研究成果,多去跟業內的專家請教,才能學到很多自己此前不知道的東西。開放就是,不要把自己局限於某一個觀點之中,而是要有胸懷去涉獵更寬廣的知識領域。比如我很喜歡三國。為了更多了解三國,我不能僅僅讀三國的史料,還要看后漢、南北朝,以及明清時代關於三國的相關闡述。這樣才能夠做到觸類旁通,很多創新的東西就出來了。我一直認為,靈感除了需要靈光一閃之外,還要建立在大量的基礎閱讀之上。所以,當你的閱讀量足夠的時候,很多靈感也往往不請自來了。”

  對話

  古都往往是好素材的匯聚地

  封面新聞:《兩京十五日》是您在閱讀《明史》時,被一段僅40字的真實記載所啟發寫成的小說。《風起洛陽》的原著《洛陽》這部作品的靈感是從怎樣的閱讀啟發而寫就的?

  馬伯庸:

  我對洛陽城的興趣從很早之前就開始了。研究中國歷史不可能繞過這座城市。所以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契機來觸發靈感,應該說,我對洛陽這麼多年的興趣和熱愛,終於厚積到了一個薄發的程度。

  封面新聞:您有隴西、長安、洛陽等古都系列的作品,而且往往這些古老的城市會成為小說中的重要背景,您的這種選取,是否有意加深小說的歷史厚重感?您認為在過去,一座城和一個人、一段歷史的關聯是怎樣的?

  馬伯庸:

  中國歷史本身就擁有著極其豐厚的文化內涵,裡面的素材取之不盡,而這些古都往往是好素材的匯聚地,無數的人物,無數的事件,無數的典故和現象,每一個都城都是一枚釘子,一連串古都,恰好能把中國歷史的橫幅高高挂起。

  封面新聞:對於自己的讀者,有什麼話想對他們說?

  馬伯庸:

  這個時代,肯讀書的人不多,肯買書讀書的人更少,所以你們每一個人,我都很珍惜。

  封面新聞:回望2021這一年,對自己工作上的成績滿意嗎?接下來的一年有怎樣的計劃?

  馬伯庸:

  2021年寫完了一本書,是我之前從沒挑戰過的題材,斷斷續續地寫了好幾年,創作過程很艱難,希望2022年能順利出版。接下來路陽導演拍的《風起隴西》也快上線了,還有潘安子導演的《顯微鏡下的大明》,希望大家到時候捧場。(封面新聞記者張杰徐語楊)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