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文化

喝完臘八粥 農歷新年近在眼前

2022年01月12日08:11 | 來源:華西都市報
小字號

原標題:喝完臘八粥 農歷新年近在眼前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當這首童謠從孩子們的口中唱出,此時人們會心一笑,農歷新年已經不遠了。

  1月10日,臘八節到來,年味漸濃。臘八節,節期在每年農歷十二月初八,也就是臘月初八。臘八節本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在南宋吳自牧所著的《夢梁錄》中有載:“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后經歷代演變,臘八節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民間節日。

  臘八節,最廣為人知的習俗,自然是喝臘八粥了。早在宋代,就已經有了關於臘八粥的記載。寒冬蕭瑟,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下肚,不僅能驅趕寒意,也帶著平安的意味。“舊時成都,每年臘八,一家人都要煮臘八粥,此習俗流行了多年。以前每逢此時,大慈寺、文殊院、昭覺寺等寺院都要施粥,免費發放給人們。”回憶起印象中的臘八節,民俗專家劉孝昌如是說。

  吃甜吃咸

  臘八粥都有美好的寓意

  “以前,成都人的‘過年’,就是從臘八節開始的。”在劉孝昌的描述中,老成都人過年可不像現在這樣,從除夕開始,過到元宵節結束。從臘八開始,“過年”的鐘聲就已經敲響了。從臘月初八的臘八節,到臘月二十三的“小年”,再到臘月二十四“打揚塵”……春節前后一個多月裡,老百姓都在充滿濃郁年味跟熱鬧歡樂的氣氛中度過。

  年味兒,是從一碗臘八粥開始的。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大家飯”等,是一種由多樣食材熬制而成的粥。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舊事》有載:“用胡桃、鬆子、乳覃、柿、栗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清代《燕京歲時記》裡則稱,“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棗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鬆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

  臘八粥中到底該放什麼?隨著時光流轉,各地風俗各不相同,吃甜吃咸也看個人口味。

  過去盡管物質條件並不好,貧苦人家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也是要喝臘八粥的。不外乎把鍋洗淨,放一點米,不管是黃豆、綠豆捧一把,再加一點青菜、白菜、紅白蘿卜,熬成一鍋粥,這個粥也叫臘八粥。“把這碗粥熱熱鬧鬧吃下去,把寒意驅除,同樣會給家人帶來平安和幸福。”劉孝昌說。

  臘八施粥

  成都延續至今的傳統

  提到臘八粥,作為成都人,自然會想到文殊院。直至當下,文殊院仍保留著在臘八節免費派送臘八粥的傳統。而這一碗臘八粥,也成了許多成都人的記憶和期待。“每年臘八的頭一天,文殊院就把大鍋大鍋的臘八粥連夜熬好。到了臘月初八這一天早上,將正冒著熱氣滾燙甘甜的臘八粥分發給早早就來排隊等候的人們。”有些老者,還會把這一碗臘八粥帶回家,讓一家人分享。

  臘月初八的臘八粥,寺院每年僅施此一次。但昔日成都,寒冬臘月之時,也有向貧困人家施粥的粥廠。“以前城內有幾家大的粥廠,如慈慧堂辦有粥廠,東門天仙橋茗粥巷也有粥廠,城外東南西北等地還有小粥廠。”一般從農歷十月底到第二年正月初,在寒冷的冬日裡,行善者會在這些地方義務煮稀粥,向周圍貧苦人家施粥。“每到寒冬之時,粥廠前門都貼出一張小黃紙告示:每日早晚施粥兩次,過時不候,自帶碗筷,一人一碗,排班舀飯。”

  冬日一碗暖粥,不僅熨帖著人們的味蕾和腸胃,更重要的是,代表了美好的寓意,也暗示著年味兒的逐漸濃郁。喝完這碗臘八粥,農歷新年就近在眼前了。(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