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書藝術家李伯清:多少巴蜀事 藏在醒木間

在成渝兩地,提及李伯清,大家更喜歡稱他“李貝貝”(四川話,李伯伯),這也是李伯清最喜歡別人稱呼他的方式,“說明沒把我當外人噻。”
以散打評書聞名,從上世紀90年代起,李伯清就以四川方言來講述家長裡短,新鮮生動又實事求是。其睿智幽默的“川味”方言作品,陪伴著巴蜀兩地一代人的成長,李伯清也因此被不少人亦庄亦諧稱為“巴蜀男神”。對於成渝,李伯清有著很深的感情,“成都生我養我,重慶給了我藝術名分!”在他眼中,成渝始終是一家,無論是說成都話,還是重慶話,出去了還是都說“椒鹽普通話”的家人。
長在“苦”生活上的“笑果”
在李伯清的某一微信公眾號上,他如是介紹自己:“李伯清,成都人。又名李貝金、李貝貝。韓國名金叫煥,英文名安吉拉貝貝……關注我,和我一起擺龍門陣。”
李伯清“龍門陣”擺得巴適,是不少人對李伯清的初印象。上世紀80年代起,靠著一桌、一扇、一茶,步入而立之年的李伯清開啟了他的評書生涯。他常常圍繞著一條故事主線,用散說的形式擺出很多龍門陣來,雖然自由發揮,卻最終能回到主題,這種形散而神不散的模式,打破了“照書而說,評書而論”的舊模式,而后被人總結為“散打評書”。
直到今日,他接地氣的評書主題都深受大眾的喜歡,評書的內容不是英雄豪杰,而是真實發生在身邊的美丑善惡、逸聞軼事等。呷一口茶,用充滿鄉音鄉情的四川話,他配合著醒木、折扇徐徐道來。高低起伏的音調裡,巴蜀市井生活熱氣騰騰地涌向台下觀眾,那些“一地雞毛”的生活周遭,鮮活生動,插科打諢中,重拾生活樂趣。
李伯清說,自己的“笑果”源於自身的經歷和所思所考。1947年出生,李伯清的前半段人生過得相當艱苦。拉過板車、當過搬運、打過鐵、賣過涼水、修過自行車……對於當時的李伯清來說,成為貨車司機、做炊事員、蹬人力三輪車,就是人生的理想職業。
然而,一些不期而遇的人生境遇,還是讓他的人生行駛上了一條從未料到的路。
成都有著自己的茶文化,大大小小的茶館遍布城市角角落落,這為評書的繁榮奠定了基礎。為了“討生活”,上世紀80年代起,李伯清在朋友的引薦下,走上了講壇,開始評書。最開始,他照本宣科,在講完《三國演義》《水滸》《鹿鼎記》等后,他發現好像觀眾對這些不感興趣。
“啷個才能勾起大家的興趣?”喜歡思考的他后來干脆脫離書,針對社會熱點,來“吹殼子”。沒想到,這種方式反而讓他逐漸走紅,來聽他評書的人越來越多。1994年,出版社為李伯清錄制第一盤散打評書磁帶,“李貝貝”徹底火了,名氣走出了四川,傳到了重慶和雲貴等地。“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川人說普通話”“朋友,有啥子困難盡管開口,除了借錢”“我從小就長得乖,你喊我咋個不歪”“狗攆摩托,不懂科學”等讓人捧腹的經典語錄陪伴著一代人成長,也樹立了他“巴蜀男神”的形象。
“成都和重慶都是我的故鄉”
1998年,華西都市報與當時的四川省文化廳、重慶市文化局聯合主辦“巴蜀笑星擂台賽”。這一年也成為巴蜀曲藝現代發展史上的高光時刻。當時比賽消息一出,就吸引了兩地曲藝人報名,參賽人數達兩百多人,幾乎匯集了所有四川和重慶的喜劇創作者。李伯清也參與其中,最后和“哈兒師長”劉德一、諧劇家沈伐,站在巴蜀笑星擂台賽總決賽獲獎台上,組成巴蜀笑星“鐵三角”。《散打評書》《王寶氣尋偶記》等擂台賽上的精彩演出,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
2000年,重慶群眾藝術館向他伸出橄欖枝。在當年5月,李伯清離開了成都,在重慶開始自己散打評書的新天地,直到2008年從重慶退休。雖然現在又返回成都,不過每每提及重慶,他內心總是充滿了感情,“重慶給了我藝術名分,讓我圓了自己的夢。成都和重慶都是我的故鄉。”
兩地的生活經歷,讓他能夠更深入了解川渝文化的迥異。“重慶是碼頭文化,生活氣息粗獷熱烈﹔成都是市井文化,細膩柔情。”初到重慶,“成都崽兒”李伯清還有些不適應。比如,重慶人說話音量大,讓他經常誤以為在吵架。成都人做事情閑散,重慶人則干脆利落點。“有一次,我一個朋友邀請我去做客,我一聽在9樓沒有電梯,人差點就要暈過去了,到了跟前一看,結果隻用走兩層就到了。”
也是在成渝兩地,他結識了不少摯友,比如已故的劉德一和“梅老坎”龐祖雲。劉德一廚藝好,經常做美食,邀請他們一起相聚。桌上,他們談曲藝、人生,暢快淋漓,“有時候,劉德一經常說著說著,就睡著。”當時李伯清還經常因此打趣劉德一,“后來才曉得他是因為生理原因,導致嗜睡。”
這些生活趣事,也成了他散打評書的“養分”。他還專門用《總有人問我更喜歡成都還是重慶,今天我就統一回答》來講述自己的成渝感受。他解釋,成渝兩地迥異氣息可以從語言窺見。比如告別時,成都人會用纏綿的語氣說“慢走哈”。放到重慶人身上,就變成干淨利落的一句“就楞個,慢走”。在問路上,成都人的回答是“抵攏倒拐再端端走,再抵攏再剎一腳,倒拐就到啰。”重慶人是“你先下坡左拐、右拐,再上坡、再下坡,再右拐……”如今,李伯清培養的學生如凌淋、魯廣峰、叮當、廖健等也活躍在兩地。對於兩地未來的發展,他希望政府和企業能多多關注和支持。同時,他也告誡年輕的一代要沉下心,做精品,這樣才能講好巴蜀故事。
人物簡介
李伯清
李伯清,國家一級演員,著名評書藝術家,散打評書創始人,以其睿智幽默的語言風格深受觀眾好評。代表作品《假打》《世態百相》《大話60年》《新聞書場》《成都智慧》《成都傳奇》《大話水滸》《舌尖上的四川》等,曾與沈伐、劉德一並稱巴蜀笑星“鐵三角”。(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邊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