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三人同天摔傷!瀘州市民注意:冬季運動有講究 這些問題要重視

2022年01月04日09:30 | 來源:瀘州新聞網
小字號

原標題:三人同天摔傷!瀘州市民注意:冬季運動有講究 這些問題要重視

  “加油,快跑!第一名是我們的啦……”學校正在舉行運動會,初一三班的濤濤(化名)在第五跑道上馬上就要到達終點,同學們在旁邊加油鼓勁。

  突然,濤濤腳下一滑,左臂重重著地,疼得大叫起來。老師趕緊聯系了濤濤媽媽,同時將濤濤送往醫院救治,診斷為左尺骨遠端骨折伴橈骨遠端骨折。

  值班的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骨傷科手外·兒骨·燒傷整形組賀智榆接診后,與值班護士一起為濤濤進行了相應的治療和護理。

  同一天下午,一陣急促的電話鈴響起,10歲的小林(化名)放學回家路上不慎摔倒,疼痛難忍,爸爸趕緊將他送到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急診科。

  急診科醫生接診后,立即通知了賀智榆。賀智榆有條不紊地處理完濤濤的骨折后,又趕緊為小林診治,小林被診斷為左手尺橈骨骨折。

  當晚,又來了一位可愛的小女孩珊珊(化名)。11歲的珊珊在家玩耍時不慎摔倒,左手著地,當即感覺左腕關節疼痛,珊珊媽媽立馬將她送往醫院救治,被診斷為左橈骨遠端骨折。

  三個孩子同一天因為摔斷胳膊住進了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骨傷科手外·兒骨·燒傷整形組,巧合的是受傷部位竟然都是左側。

  該院骨傷科手外·兒骨·燒傷整形組副主任(主持工作)陳孝均教授說,冬季天氣寒冷,室外活動及鍛煉時間減少,小孩子天性好動,難得遇到冬日暖陽更想運動。但此時血液循環變慢,肌肉、血管收縮,未做好運動前拉伸和准備運動就特別容易受傷。

  根據患兒情況,陳孝均主任與賀智榆醫生決定採取保守石膏夾板固定、微創克氏針手術治療等方式進行治療。經過治療,三個孩子順利出院。

  專家提醒

  孩子冬季運動要注意這些

  進入冬季,孩子肌肉和關節的活動性大大降低,家長們更要讓孩子做好運動前的准備活動,充分、科學的准備活動可以提高神經肌肉興奮性,防止運動過程中造成損傷。

  冬季運動時,最好不要穿純棉類衣物。孩子運動后會出汗,衣服就會貼在身上,這時濕氣容易偷偷溜進體內。可以給孩子穿著速干面料的衣物,“速干”的特點是讓出汗后的身體變得干爽。

  運動后隻需要少量補水,潤濕喉嚨和口腔就可以了。注意,喝水的時候不要太快,可以在運動后半小時左右,補充200毫升左右純淨水。

  冬季

  這些運動適合孩子

  散步是一種全身運動,可以加快人體的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散步的時間最好是在上午10點到晚上7點之間,這段時間內不會太冷,散步的時間控制在一個小時之內。

  如果是帶小孩子散步,盡量不要走得太遠,以免孩子體力不支,而且要給他穿一雙舒適的棉鞋,鞋子面料要軟,鞋底要防滑,這樣不僅能讓孩子走得舒服,還不用擔心會摔倒。

  四肢伸展操。無論幼兒園、小學還是中學都做過早操,內容大都是一些伸展運動,每一個動作都具有針對性,還可以鬆筋骨。同時,家長還可以帶孩子做一些伸展操,在鍛煉身體的同時,還能讓孩子長高。做操不受地方限制,無論是在家裡、小區、公園等都可以做。

  跳繩是一項拔高運動,如果每天堅持跳繩15分鐘,就會有明顯的增高效果。跳繩的姿勢沒有過多要求,隻要保証自己不被絆倒就可以,但這項運動隻適合5歲以上的孩子做,如果孩子年齡過小,很容易因為彈跳過度而損傷骨骼。

  專家稱,如果孩子平時的運動量很小,或者不愛運動,家長就要把控好運動量,要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來增加鍛煉時間和鍛煉力度,千萬不能超負荷運動,這樣不僅起不到鍛煉身體和增高的效果,反而還會損傷孩子的骨骼和肌肉。(馬艷萍 梁龍杰 川江都市報記者 張若涵 攝影報道)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