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中鐵八局:在海拔4500米以上筑起25條新“天路”

2021年11月09日12:50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昌都高山峽谷間一公路施工現場。吳志國攝
昌都高山峽谷間一公路施工現場。吳志國攝

人民網成都11月9日電 “還有兩條路也快完工了,到明年6月,我們在西藏昌都建設的25條公路將全部交付了!”今日,望著窗外被大雪厚厚覆蓋的綿延大山,中鐵八局西藏昌都片區公路項目黨支部書記吳志國和工友們討論著工程進度。

翻山越嶺,在平均海拔4500米上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昌都位於西藏自治區東部、瀾滄江上游,是四川和雲南入藏的門戶,同時也是康巴文化的發祥地。這裡最高海拔為5460米,最低海拔約3100米,空氣稀薄,日照溫差大,“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是昌都典型的高原氣候特征。

據介紹,中鐵八局承建的昌都農村公路四標和十五標工程,建設任務共計25條農村公路,總裡程235公裡,每一條路都處在橫斷山脈深山峽谷之中的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500米,環境惡劣、施工難度大。項目涉及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橋梁工程、涵洞工程、排水工程、防護支擋工程、交安工程等施工內容。施工過程中,要克服嚴寒低溫、空氣缺氧、日照輻射、風沙肆虐等諸多難以想象的困難。如此惡劣的環境,中鐵八局昌都片區公路項目部員工從未低頭退縮。

“整個項目進程中,兩個標段工點與工點之間最長的距離達300多公裡。”該項目工程部部長葉光介紹,25條公路中,最為艱險的要數昌都市左貢縣東壩鄉至拉瓊村的跨怒江橋公路。該條公路地處橫斷山脈,橫跨怒江大峽谷,海拔跨度從2500米陡升至4700米,夏天溫差也從山頂0度左右跨度到山谷30多度。據葉光介紹,稍大一點的施工設備和施工材料無法運抵施工現場,在深山峽谷中,橋梁安裝隻能採用傳統的懸索吊裝方式,施工材料和設備隻能用小型交通設備轉運,伴隨著每天的峽谷大風,落石、碎土、滑坡也成了施工現場的絆腳石,每個工點均需要派出2名觀察哨,對施工工點的山體進行檢視才能作業。最終,經過項目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跨怒江橋提前60天貫通,徹底解決了拉瓊鄉怒江兩岸交通運輸難題。

自2017年8月開工,截至2021年11月,25條公路已完成23條,最后2條公路也因進入大雪封山的特殊時期延緩進度,預計明年6月完成全部工期。

喜笑顏開,村民牦牛馬背出行變乘班車通勤

2019年底,昌都實現全市3.84萬戶19.46萬人脫貧,11縣(區)全部脫貧摘帽,歷史性消除了絕對貧困。這一歷史性的成果離不開中鐵八局在昌都片區公路項目全體員工的辛苦付出。

跨怒江橋公路通車以前,東壩鄉的村民出行都是徒步,物資運輸均靠牦牛、馬背托運,去趟遠一點的縣城需走上1至2天。而通車前的拉瓊村還處在一個與世隔絕村的狀態,村民靠騎馬、徒步而行,跨怒江則需靠鐵索吊橋出行,一到雨季怒江漲水,村民就無法出行。

東壩鄉至沙溢村公路是國家級精准扶貧村村通公路工程之一,通車后,內聯外通的公路串起了沿途大小村庄,成為了該區域內貧困村摘掉貧困帽、打開致富門的重要綠色通道。“公路修通后,我們縣、鄉、村之間都有了往來班車,現在就算去遠一點縣城也隻需要兩三個小時就到了,山內的特產也好往外面買了。”昌都市左貢縣東壩鄉村民江措說。

在昌都地區施工筑路的同時,中鐵八局昌都片區公路項目部還先后為兩個縣的260 名藏族同胞提供技能培訓和就業崗位,為村民義務修路600多米、建渠400多米,為當地村民送過冬物資及生活用品,為當地兒童捐贈文具、書包和體育用品等1000余套。從交通先行到就業幫扶、物資援助等,用實際行動助力貧困村民如期完成了脫貧摘帽,並持續鞏固著脫貧成果。

央企擔當,鋪開25條新“天路”獻禮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

“自2017年開工至今,四年間我們一個項目部就在昌都修了25條公路,更別說還有更多其他單位的兄弟項目了。”談到成績,吳志國深有感慨。四年來,中鐵八局昌都公路片區項目部先后獲得了“交通扶貧先進企業”“先進集體”“百企幫百村”優秀企業獎等榮譽。

對於25條翻山越嶺的高原公路的鋪就,中鐵八局相關負責人介表示,中鐵八局作為承擔國家交通建設領域重任的央企之一,既有責任也有使命,用筑“天路”的精神,助力西藏昌都在新征程中邁出新步伐、創造新業績、開創新局面!(江雪麗、梁小琴)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