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不再談震色變,源於對“震”下藥

羅昱
2021年09月17日12:57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9月16日4時33分,四川瀘縣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

“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千方百計救援救治受災受傷群眾,最大限度減少傷亡。”地震發生后,通往瀘州應急救援的高速公路綠色通道立即開啟﹔國家(四川)緊急醫學救援隊快速抵達瀘縣,指導和協助當地開展傷員醫療救治﹔四川省公安廳聯合指揮部派出警力趕往瀘縣組織開展抗震救災各項工作﹔陸軍第77集團軍某工兵旅快速反應,做好一切出動准備……截至9月16日上午9時,四川省已調集各方力量共計2182人趕赴瀘縣震區開展搶險救援工作,既雷厲風行、迅速高效,又有條不紊、井然有序。

有人說,四川應對地震,就好比一位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老將,從無失手。其實,對“震”下藥不失手的背后,是四川為了能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而不斷地未雨綢繆——

2020年,基於在“4·20”蘆山強烈地震、“8·8”九寨溝地震、“6·17”長寧地震中暴露的短板,四川再次修訂了《四川省地震應急預案》﹔

2021年5月,四川舉行“應急使命·2021”抗震救災演習,演習預設場景和瀘縣地震情況極為相似﹔

8月,我國首個多災種預警服務體系在四川汶川建成﹔

此次瀘縣地震,成都、瀘州等地提前得到預警……

一整套在實戰中不斷完善的應急機制和救援體系,一場一場針對可能出現風險進行的實戰和演練,加上科技支撐,換來了四川應對地震時的臨危不亂。正如一位救援隊員所說:“這些其實都是我們在演練中做過很多次的。”

面對地震,廣大人民群眾也擔當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不要盲目趕赴瀘縣,給救援力量留下通道。”“不是緊急事情不要往瀘縣打電話,將通暢的信號留給救災應急。”通過這些來自社交媒體的呼吁,我們看到,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人們已愈發理性和成熟。不添亂、不施壓、不傳謠,保持理性關注,是對救援工作最大的支持。

“半夜地震來了,四川人第一反應是發朋友圈,然后翻個身繼續睡!”這誠然是個段子,但如今的四川人,確實已不再談震色變。這背后,是大家對四川應急救援體系的信心。你看剛經歷了地震的瀘縣群眾,已經在帳篷裡喝酒、打扑克、畫畫……這是高效的救援和給力的保障讓他們從容和安心。災難,讓四川在一次次的考驗后收獲成長,變得強大。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