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探訪成都小學生暑期托管點

7月12日,成都市教育局、團市委、市社治委、市文明辦聯合發文,安排布置在今年暑假期間,各區市縣試點開展托管服務,滿足廣大家長需求、解決小學生暑假“看護難”的問題。據了解,托管時間為中小學暑假期間的工作日。托管服務面向本區(市)縣小學階段在校學生,優先滿足雙職工家庭和特殊困難家庭需求,由學生家長自主自願報名參加。
學生正在接受托管
為什麼要開展暑期托管服務?據介紹,區(市)縣把暑期托管服務作為學黨史、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的重要載體,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同時發文部門要求,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加強與婦聯、工會、關工委、街道、社區、在蓉高校等協調聯系,統籌利用當地紅色教育基地、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社會教育資源,因地制宜開展托管服務。
第一部分:現場探訪
7月13日下午,記者來到成都市武侯區玉東社區,這裡是武侯區對外公布的30個托管點之一。30名小學生正在上“防疫宣傳課”,進入人員密集場所需要佩戴口罩﹔觸摸了物品之后應該盡快洗手等等。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社區工作人員楊迪介紹,社區根據場地大小安排了30個學生名額,武侯區團委培訓選拔了4名志願者來到這裡,后續還將增派2名志願者到這裡進行服務。
玉東社區將托管場地設置在了社區服務中心二樓。"3樓還有一個舞蹈室,可以作為服務場地。"楊迪說。
從7月12日開始,成都市武侯區在全市范圍內率先開始了假期托管班。"今年的課程重點是黨史學習教育,玉東社區為此整合社區資源,與當地社會組織合作,特別邀請了老黨員,老教師,老軍人等講黨史。”
“這不是玉東社區第一次開設暑期托管服務,這是武侯區的常態,家長和小朋友們都很習慣這樣的形式,小朋友們對於能來這裡暑期托管很期待,還有小朋友每年在這裡托管一直升到初中"。
參與托管的小學二年級孩子東東的父母很高興,他們白天工作特別忙,老人年齡大了,沒法照顧孩子,於是把孩子送到暑期托管中心。“簡直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不僅能夠保証孩子的安全,還能夠讓孩子學到很多知識。最重要的一點是免費,這對我們工薪家庭來說還是可以省下很大一筆錢。”
據悉,托管班從早上9點開始,下午5點家長將孩子接走。中午托管班可以為無法回家就餐的孩子提供午餐,每頓飯15元錢。
大學生志願者接受上崗前培訓
來自四川大學錦江學院的志願者楊攀峰說,他懷著對志願服務的熱愛每天早上從龍泉驛坐地鐵到這裡給小朋友們上課。"雖然每天通勤很久,剛認識時小朋友們還有些調皮,但在這裡每天都很開心。”原本有些內向的她在與小朋友交流過程中也變得開朗了起來"我覺得這種托管服務特別好,小朋友們有各種各樣的活動,能學到很多不同的知識"。最近她和同伴們在設計情感教育的課程,在游戲中幫助小朋友們正確處理自己的情緒。
來自成都師范學院的志願者劉悅說,希望在暑假托管項目中和小朋友愉快相處,幫助他們度過一個充實的假期,也讓自己在這個項目中成長。來自四川輕化工大學的志願者宋城智介紹,通過幾天的培訓,我們將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暑期托管中,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教會他們用更多實用本領。據區團委工作人員介紹,原本計劃提供700個名額,但因為報名異常火爆,最終招收了847名學生。
第二部分:看護為主,不得組織補課
根據成都市四部門聯合出台的規定,托管分為基本托管服務和其他拓展服務。截止到7月13日,成都市青羊區、武侯區、高新區、天府新區、雙流區、溫江區已經公布了托管方案。其他區(市)縣也將於7月20日之前,陸續出台暑假托管方案。
各區提供暑期托管的場地不同。根據要求,以學校為單位組織,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可從本地實際出發,鼓勵有條件的學校積極承擔學生暑期托管服務工作﹔以少年宮為單位組織,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共青團組織指導本區(市)縣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農村少年宮等組織開展托管服務﹔以社區為單位組織,區(市)縣依托社區組織開展托管服務﹔以其他方式組織,會同婦聯、工會、關工委等組織(單位),通過多種途徑、多種形式提供學生暑期托管服務。
如青羊區開在青少年宮、高新區開轄區內17個小學、幼兒園、武侯區則選址在社區。
盡管托管地點不同,但基本托管服務的內容一致,均以看護為主,確保學生能夠得到充分休息,學校、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農村少年宮和社區為學生提供學習和運動場所,開放閱覽室、自習室、圖書館、運動場館等資源,並組織工作人員帶班,確保學生活動安全有序。其他拓展服務可合理組織提供一些集體游戲活動、文體活動、閱讀指導、綜合實踐、興趣拓展等服務。
很多家長關心,學生進入托管班之后,老師是否會組織學生補課,講授新課等?成都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對此強調,“不得組織補課、講授新課。”這是一條紅線。
第三部分:豐富的課程
根據成都市四部門聯合出台的規定,暑期托管以小學生為主,有條件的區(市)縣也可以拓展至幼兒領域。托管班有哪些特色課程?記者注意到——
◎青羊區
文化宮開設了繪本閱讀、聲樂、繪畫等課程,面向3-6歲兒童
開設圍棋、硬筆書法、非遺面塑、古箏、拉丁舞、防身術等課程,面向6-12歲學生
◎武侯區
全區10個街道的30個社區為6-12歲青少年提供公益免費托管服務
課程包括愛國愛黨意識培育、黨史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家風家訓、科普教育、課業輔導、手工繪畫等
◎天府新區
推出暑期少兒成長營
點位設在天府新區學校,實行小班化管理,每個點位開設2個班
老師均為在崗教師且有5年以上教育教學經驗
每天固定時段“經典誦讀、閱讀”(閱讀指導)及“暑假作業、自主學習”(作業輔導)
以藝體興趣拓展為主,以綜合實踐、文體活動、紅色尋跡、非遺文化、博物館探館5項綜合課程為輔
每周五下午固定時間開展學生才藝展示
◎溫江區
開設球類、棋類、書畫、舞蹈、音樂、手工、電腦、英語等公益課堂
◎雙流區
知識夏令營,由大學生志願者輔導
才藝大比拼,開展繪畫、音樂、電影、運動等方面活動
◎高新區
有“少兒托管班服務中心”
主要提供學習活動場所,開放圖書館、閱覽室、功能室
有組織地開展藝術體育、創新實踐、勞動體驗等活動
第四部分:專業的團隊
為了給學生提供安全有保障的假期托管服務。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會同社治部門、文明辦、共青團、街道等相關部門(單位)制定本區域托管服務實施方案,招募社會專業人士、大學生志願者、在校學生家長參與,引導本區域教師、社區工作人員志願參與暑期托管服務。
7月初,武侯區招募了117名大學生志願者,分配至30個社區開展托管服務。據共青團武侯區委社會聯絡工作人員介紹,志願者的選拔非常嚴苛,基本上按照10:1的比例選出來的。要求志願者要有一定的社會經驗,有愛心、耐心等。天府新區將暑期托管設置在新區學校,3個營地,實行小班化管理。每個點位開設兩個班。
課程教師均為新區在崗教師且有5年以上教育教學經驗的。其中班主任為新區現任專職在崗班主任,有豐富的班級管理經驗,專業技能教師均是在各自領域有一定成就的優秀教師。
課程一周為一期,一共6期。部分課程需要連續報2周以上以保証課程效果。在收費方面,
根據四部門的要求,收費堅持公益定價,若由專業技能機構提供的培訓,則在托管基礎上,交一部分技能提升的學費。(川觀新聞記者 李寰 實習生胡淵 攝影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