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代表委員寄語兩會

2021年03月04日07:4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

代表委員表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決策。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必勝信心,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

本報記者  李心萍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也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階段變化的主動選擇,要准確把握、積極推進。”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委員認為,不同經濟發展階段對應不同的需求結構、產業結構、技術體系和關聯方式,要求發展方式與時俱進。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揮勞動力等要素低成本優勢,抓住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機遇,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形成“世界工廠”發展模式,推動經濟高速增長,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

“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依靠低要素成本形成的國際競爭優勢減弱,再加上全球政治經濟環境變化,逆全球化趨勢加劇,原先經濟‘兩頭在外’的發展模式難以持續。”劉偉委員說。

近年來,隨著外部環境和我國發展所具有的要素稟賦的變化,我國經濟已經在向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轉變,經常項目順差同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現在的不到1%,國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穩步提升。

“‘十四五’期間和未來一個時期,國內市場主導國民經濟循環特征會更加明顯,經濟增長的內需潛力會不斷釋放。”劉偉委員表示。

劉偉委員說,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著眼解決中長期問題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的重要途徑,“我們要主動適應變化,攻堅克難,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促進經濟循環暢通無阻

本報記者  韓  鑫

“歷史經驗表明,我們面對一次次外部風險沖擊最終都能化險為夷,靠的就是辦好自己的事,把發展立足點放在國內。”南京大學商學院經濟學系主任楊德才委員認為,我國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這構成了抵御外部風險沖擊的堅實基礎。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是把發展立足點放在國內,打通堵點、預防斷點,促進經濟循環暢通無阻。

進入新發展階段,需要構建與之相適應的新發展格局。楊德才委員表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日趨復雜。有效應對各種不確定性和風險挑戰,就要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通過繁榮國內經濟、暢通國內大循環為我國經濟發展增添動力,進而帶動世界經濟復蘇,促進國際循環。

楊德才委員建議,從需求側看,要全面促進消費、拓展投資空間。從供給側看,必須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工藝創新、技術創新等方式不斷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

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俞章法代表認為,構建新發展格局,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必勝信心,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掌握經濟發展主動權。中信重工將繼續全面推進突破“卡脖子”工程、競爭力提升工程、智能化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夯實制造基本功,在更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同時,形成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

本報記者  王  珂  宋豪新

“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對做好經濟工作、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黨委書記陳建華代表說,堅持擴大內需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本要求,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進民生福祉的必然選擇,也是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實現高水平供需相互促進和動態平衡的重要支撐。

四川省工商聯副主席梁偉委員認為,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我國消費規模持續擴大,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市場活力和創造力不斷迸發,對全球市場的吸引力不斷提升。同時也要看到,建設強大國內市場仍有短板。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必須把堅持擴大內需戰略作為著力點,緊緊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

陳建華代表說,擴大內需,建設強大國內市場,要以促進就業、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為抓手,穩定和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同時,以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為切入點,加快形成供需銜接、城鄉一體、內外貿聯通的國內大市場,“特別是深入推進城鄉高效流通體系建設,促進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充分挖掘縣鄉消費潛力。”

梁偉委員說,當前,我國消費潛力仍然很大,要以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為重點,加快提高供給質量,實現消費提質擴容。成都市將圍繞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不斷適應消費升級和消費創新的新要求,以新消費為引領提升消費活力。

實行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本報記者  羅珊珊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我國應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變化的戰略舉措,也體現了我國互利共贏的開放發展理念。”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委員表示,近年來,我國大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為世界各國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為全球共同發展貢獻了中國力量。

“‘十四五’時期,我們要加快形成開放合作的國內國際雙循環,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顧學明委員說,要推動制造業與服務業協同開放,促進中西部和內陸沿邊地區開發開放,高標准高質量建設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集聚全球優質資源增量,使更多優質資源要素參與到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提升雙循環的效率和水平。

“中國工業門類齊全、產業鏈完整、消費潛力巨大,已成為國際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TCL董事長李東生代表認為,目前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正在轉向消費拉動和創新驅動,必須利用好大國經濟縱深廣闊的優勢,進一步暢通國內大循環。但新發展格局決不是自我封閉、自給自足,國內的全球化企業也需要積極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合作,在國際分工與合作中建立競爭新優勢。

李東生代表認為,開放合作的雙循環,將為中國企業帶來新機遇。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國企業要加快打造全球產業鏈體系,全面對接國際高標准市場規則體系,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高質量發展。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本報記者  崔  佳  常  欽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提升創新能力、競爭力和綜合實力,增強供給體系的韌性,實現經濟在高水平上的動態平衡。”西部礦業集團黨委書記張永利代表認為。

“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優化供給結構、改善供給質量,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打通經濟循環堵點,使國內市場成為最終需求的主要來源。”重慶市渝中區委書記黃玉林代表說,近年來,渝中區抓住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的機遇,不斷打造高質量文化旅游產品,形成紅色文化游、山城風貌游等多個特色品牌,“渝中區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釋放出發展的強勁動能,現代服務業佔GDP比重達70%以上。”

“十三五”以來,我國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技術新業態蓬勃興起,產業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高質量發展才能行穩致遠。”張永利代表說,集團通過關停落后產能,引進先進生產工藝,發展生態旅游等新業態,連續5年實現高水平盈利。

張永利代表表示,下一步要加快推進產業和資源的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綠色發展的經濟優勢,實現更有質量、更有規模、更高效益的發展。

“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黃玉林代表表示,接下來將繼續積極拓展供給主體,集聚各類文創企業,把文化軟實力轉化為區域競爭力,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培育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

本報記者  谷業凱  葉傳增

“國內循環越順暢,越能形成對全球資源要素的引力場,越有利於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形成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聯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月明代表認為。

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耕捷代表說,作為聯通中國、老撾兩國的重要基礎設施,全長1000多公裡的中老鐵路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中國技術標准、中國設備應用於海外鐵路建設項目,為老撾培養了一大批工程管理和技術人才,帶動當地建材、電力、物流等產業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我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將持續上升,同世界經濟的聯系會更加緊密,有利於培育合作競爭新優勢。”王耕捷代表說。

構建新發展格局,將為我國產業發展創造更大空間和機遇。鄭月明代表說,以新材料產業為例,光伏產業市場需求不斷增長,聯泓新科搶抓產業升級機遇,率先開發出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光伏膠膜料,打破了國外壟斷,目前該產品性能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中國制造已成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廣闊的內需市場將繼續激發源源不斷的創新潛能。”鄭月明代表說,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性、先導性產業,新材料產業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更好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在國際競爭中不斷培育自身優勢。

版式設計:汪哲平

《 人民日報 》( 2021年03月04日 11 版)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