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記者再次赴沿江各地採訪,聽干部群眾談落實情況、提對策建議

如何打贏長江禁捕退捕攻堅戰(來信調查·跟蹤報道)

本報記者  張  洋  何  勇  張  文  史一棋  沈童睿
2020年07月20日07:0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江西湖口縣巡護隊隊員伍后春出港巡查。
  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攝

  6月29日、7月13日,本報讀者來信版推出《長江禁漁,為何還有禁而不止的現象》《讓“禁漁令”落地有聲》,跟蹤報道長江十年“禁漁令”的實施情況,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重要指示要求,實施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一段時間以來,有關地方、部門迅速行動,積極作為,一方面完善工作機制,狠抓責任落實﹔一方面堅持問題導向,加快補齊短板,堅決打贏長江流域禁捕退捕這場攻堅戰。

  長江十年“禁漁令”,怎麼抓更有效?還有哪些亟須加強和改進的地方?近日,記者再赴長江沿岸多省市走訪調查,聽相關部門、執法人員及退捕漁民談落實情況、提對策建議。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要講規矩、有約束

  日前,四川廣元市嘉陵江流域,一艘漁政巡查船正在執法,突然發現水面有一個塑料浮標。“這是非法捕撈的標記!”憑著多年工作經驗,巡查人員林俊立即跑到船頭打撈浮標,下面果真是一條50多米長的地籠。

  “地籠的網眼極小,魚一旦入網,便無法脫身。無論大魚小魚,都被一網打盡。”林俊說,這種竭澤而漁的行為對漁業資源破壞巨大。

  近年來,長江水生物種出現衰退,一些物種瀕臨滅絕,與過度捕撈、非法捕撈有密切關系。記者在多地採訪時,一些上了年紀的漁民表示,魚越捕越少、越捕越小了。過去年景好時,一次能捕撈四五百斤,現在隻有四五斤,相差百倍。

  此前,很多水域採取季節性禁漁。“但是,有的漁民為了彌補禁漁期的損失,在解禁期捕撈更多的魚,加劇了漁業資源惡化。”四川省水產局局長何強說。

  全面禁漁勢在必行。今年以來,沿江多地迅速行動、扎實開展禁漁工作。江蘇無錫市農業農村局發布公告,明確收回捕撈証。安徽蕪湖市農業農村局全面摸排、集中封存“三無”船舶,從源頭遏制非法捕撈。湖南長沙公安啟動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電、毒、炸”等非法捕撈行為……

  “漁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再加上野生江鮮市場的利誘,難免會過度捕撈。” 湖北荊州市委黨校黃國鈞建議,堅持以打促防、打防結合,做好政策法律宣傳,引導漁民樹立生態保護意識、法治意識,知曉即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要講規矩、有約束。

  7月7日晚9時許,湖北黃石海觀山賓館大院圍牆處,突然跳下來兩個黑影,被正在巡邏的公安民警發現。其中一人手上拿著黑色塑料袋,打開一看,裡面是許多小魚。

  經調查,兩人對非法捕撈一事供認不諱。“這一袋魚約有4斤重,最大的魚不過10厘米長,但數量多達500余條,裡面還有刁子魚等一些野生江鮮。”辦案民警陳凡說。

  “因為貪吃,兩人此前非法捕撈的魚大多帶回家吃了。”陳凡呼吁,全社會自覺改正和摒棄食用、消費野生江鮮的習慣。

  水上嚴防死守、市場上嚴查重處

  長江十年“禁漁令”的實施,對執法工作提出了不少挑戰:地域跨度大、時間跨度長,再加上非法捕撈手段不斷翻新,如何確保執法工作成效?記者走訪了解到,一些地方拿出了硬招實招。

  針對漁政部門執法力量薄弱問題,安徽近4年來投入資金4500萬元,為基層漁政執法配備了快艇、遠程視頻監控、無人機等裝備,實現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

  針對非法捕撈、運輸、交易的地下產業鏈問題,江蘇著力整合公安、漁政、市場監管等執法力量,建立多部門、跨區域聯合執法機制,形成水上嚴防死守、市場上嚴查重處的全鏈條監管體系。

  “既要強化非法捕撈的源頭治理,也要注重消費市場的終端治理。”四川廣元市漁政部門相關負責人苟忠貴說,隨著禁捕工作的持續推進,漁業資源將逐步恢復增長,野生江鮮的消費市場可能又會活躍起來。廣元市的自用船、擺渡船數以千計,隨時都可能轉化為捕魚船。因此,要加強野生江鮮消費市場的監管,防范非法捕撈發生。

  群防群治,也是夯實執法力量、確保執法成效的關鍵舉措。譚真理曾經是湖南岳陽市的一名老漁民,2019年10月,因為禁捕上了岸。當時岳陽市南湖新區月山管理處正在招聘人員組建洞庭湖巡邏隊,老譚隨即上崗了。

  今年3月10日,老譚接到群眾舉報,說有人下網盜捕,但沒有指出確切位置。當時茫茫湖面,沒有坐標,想在湖上找網具無異於大海撈針,但這根本難不倒老譚。

  當天深夜,老譚和幾個同事坐在巡邏船頭,仔細觀察。沒一會兒工夫,他就把搜尋范圍縮小到幾片很小的區域。又沒過多久,一處水域驟然變淺,同事拿出早已備好的竹篙,將船撐過淺灘,果然發現了十幾條絲網。

  採訪中,多地漁政部門負責人表示,有經驗的老漁民往往更清楚水域的魚群分布特點,更了解非法捕撈手段,他們參與禁漁工作將大有助益。

  此外,強化法律支撐也是避免執法工作出現“漏網之魚”的重要舉措。有專家表示,當前,非法捕撈刑事案件判罰輕緩化較多,違法成本低。建議有關部門加快研究出台司法意見,加強行政執行和刑事司法銜接,有力支撐執法工作、震懾不法分子。

  確保漁民退得出、穩得住、有保障、能致富

  今年9月30日前,四川省將全面落實退捕漁民的生活補貼等補助資金。除了補助,漁民更關心長遠生計:除了捕魚,不會別的,以后的日子怎麼過?

  據四川省水產局統計,全省退捕漁民超過1.5萬人,絕大部分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勞動技能單一。目前,四川省已累計下達中央補償資金5.34億元,統籌地方財政資金1.94億元,用於退捕漁民臨時生活補助和就業技能培訓,確保漁民退得出、穩得住、有保障、能致富。

  “干了15年的打魚隊員,如今成了護漁員。”46歲的陳志德曾是四川南充市的一名“資深”漁民,去年底轉產上岸。他利用安置補貼,跟朋友聯手開了一家打撈公司,通過政府服務外包的形式,打撈江面漂浮物。如今,這家公司安置了近20名退捕漁民。

  實踐証明,既要保護好漁業資源,也要保障好漁民生活,這是確保長江十年“禁漁令”貫徹實施、取得成效的關鍵之舉。

  江蘇省通過發展漁業增養殖、引導龍頭企業等帶動漁民轉產就業,落實富民創業就業補貼、擔保貸款等有關政策支持創業,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提供公益崗位等方式幫扶就業。截至目前,共計安置退捕漁民12314人。

  截至記者採訪時,安徽省已開展免費就業創業培訓4754人次,通過轉產就業、公益崗位、勞務輸出等方式,實現就業9429人。同時,妥善解決漁民的社會保險、最低生活保障,目前已納入社會養老保險14588人、低保1456戶。

  湖南省益陽市資陽區於2019年10月啟動摸底登記、漁民退捕工作。“全區最后一個簽訂退捕協議的漁民叫臧雪蘭,上交了6條船和所有漁具。”湖南益陽市資陽區漁政漁港監督管理站站長楊志勇對此印象深刻。

  楊志勇介紹,當地狠抓落實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對於暫時沒有生活來源的,每人每月補助200元﹔符合條件的困難退捕漁民,及時納入城鄉低保救助﹔對於其中特別困難的,對接精准扶貧政策。

  增殖放流,擴大魚類品種,恢復自然水域資源

  採訪中,很多地方、部門談到了建檔立卡,認為這是貫徹落實長江十年“禁漁令”的一項基礎性工作。

  “禁漁工作涉及漁民生存發展大計。在切身利益面前,漁民是什麼態度,有哪些具體困難,如何科學合理確定各類經濟補償基本數據等,掌握好這些底數是一系列工作順利推進的前提。”江蘇省宜興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一家一戶走訪摸底,建檔立卡,切實做到精准識別、精准幫扶。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開發了“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退捕漁船信息管理系統”,及時跟蹤漁民退捕進度、安置情況。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省18200艘捕撈漁船信息已全部錄入系統。下一步加強督促檢查,開展建檔立卡“回頭看”,摸清退捕漁民的生活狀況、轉產去向、幫扶需求等,努力確保退捕漁民變市民,非法捕撈不回潮。

  還有不少地方、部門表示,保護和恢復長江生態是一項系統工程。在確保禁漁措施落實到位的同時,還要抓好增殖放流,主動增加長江魚類,擴大魚類品種,修復水域資源。“建議加大科研投入,加強長江魚類天然種質資源庫建設,並且對部分瀕臨滅絕珍稀魚類進行搶救性保護。”黃國鈞說。

  “我們在工作中發現,大量漁民長年吃住在船上,生產生活條件很差,對周邊水環境造成很大污染,不利於魚類的繁衍生長。”安徽馬鞍山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建議,既要抓好漁民的退捕上岸,還要注重水環境的修復治理,排查整治各類污染源。

  四川南充市順慶區委書記陳澤斌說,“要把維護長江生態的各項工作與禁漁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齊抓共管,長江必會重現水清魚肥的美好景象。”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20日 07 版)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