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柴生芳:心系扶貧 鞠躬盡瘁

2020年06月19日07:5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據新華社電  (記者張文靜、崔翰超)柴生芳,甘肅省寧縣人,1969年7月出生。1986年7月考入北京大學。1990年7月,被分配到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200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97年,柴生芳停薪留職自費赴日本神戶大學留學。留學歸來后,他放棄高薪工作,毅然返回隴原大地,為家鄉建設添磚加瓦。2002年10月,柴生芳到甘肅省委辦公廳工作。2006年,他主動要求赴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定西市工作,曾任隴西縣副縣長,定西市安定區委常委、副區長,臨洮縣委副書記、縣長等職務。2014年8月15日凌晨,柴生芳因勞累過度誘發心源性猝死,在辦公室不幸去世,年僅45歲。

  170多萬字的民情日記、數百個他曾走過的村子都沉默而忠實地記錄了他的扶貧故事。不管在哪裡工作,他都將精力放在了扶貧上。

  2011年,柴生芳調任臨洮縣。“開門辦公、馬上就辦﹔出門招商、回家下鄉”是他的工作作風﹔“隻要心裡有百姓,就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是他的行為准則。在臨洮工作期間,柴生芳走訪群眾5000多人次,千方百計解決群眾吃水難、行路難、上學難等問題,不遺余力推進民生實事的落實。

  柴生芳在日記裡記錄下他所走過的每一個鄉鎮、村社的情況,以及聽到的意見和建議。在實地調研基礎上,他將臨洮全縣300多個村子分為示范村和潛力村兩種類型,標明發展方向,制作成圖挂在辦公室的牆上。天天研究、時時琢磨,漸漸地,這位“博士縣長”定下了精准扶貧的思路。“每個村都有主導產業,強村抓提升、弱村抓培育,余下村落分步推進。”他立規劃、跑項目、引資金、抓落實,使臨洮成為“全省精准扶貧示范縣”。

  “不搞特殊、不講特權,公車裡不能有‘土特產’﹔學識淵博,做事嚴謹﹔平易近人,善良正直。”與柴生芳共事過的同事這樣評價他。“他是‘焦裕祿式的好干部’,把我們的冷暖記在心裡。”得到他幫助的群眾這樣稱贊他。

  “工作上,他力求完美,生活中,他關心家人。他從未用職權給家人行過任何方便。他是我們的榜樣。”說起叔父柴生芳,柴裕紅仍難掩悲傷。


  《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19日 15 版)

(責編:高紅霞、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