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邁向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城市

成都正在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保持“千年立城”戰略定力,揮動“留白增綠”的妙筆,以新理念引領城市發展新路徑,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空間發展 “千年之變”
千百年來,龍泉山一直是成都東側的生態屏障。如今,成都發展跨越龍泉山,將這座山變成城市“綠心”和“會客廳”。今年4月28日,成都東部新區正式挂牌,這片729平方公裡的土地,寄托了成都轉型突圍的戰略願景,也承載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相向發展的期望。
如今,沿著龍泉山“兩翼”,分別是成都中心城區和成都東部新區,位於成都東部新區的天府國際機場正蓄勢待發。此番進發,成都的城市格局開闊了,由“兩山夾一城”變為“一山連兩翼”。
面對成都這樣一個實際管理人口達2100多萬的大都市,新時代城市建設者對空間格局進行了一場“重塑”,構建了城市永續發展的新空間。一切的謀定而動,都指向其最終目標——保持戰略定力、堅定發展方向,奮力實現新時代成都“三步走”戰略目標。
2017年4月,成都市提出“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的城市空間發展戰略,著眼破除圈層發展慣性和資源環境約束,突破“大城市病”瓶頸,打開面向未來永續發展新空間。成都,迎來“千年之變”——
東部,高起點規劃、培育實體經濟新動能,組群式留白、留足未來發展高彈性﹔
南部,強化創新體系建設,發揮好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中的戰略支撐作用,高標准拓展﹔
西部,承擔著成都平原最重要的生態涵養功能,建設生態安全屏障,控制性發展﹔
北部,改善人居環境,優化產業結構,構建適應開放型經濟要求的產業體系,高質量改造﹔
中部,是成都千年文明的核心,打造最能代表國家中心城市能級水平的高品質高能級生活城區……
成都新一輪的規劃發展,始終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尊重城市發展規律,科學布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努力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子孫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
超前謀劃 提升后勁
成都堅持新發展理念,不是簡單“造城”,而是全面“營城”。攻克“大城市病”,適度超前謀劃,提升發展后勁,成都不斷提升城市發展質量效率和持續發展能力。
唱好成渝“雙城記”
2020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上升為國家戰略,為成都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時代機遇。為唱好“雙城記”,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部署落實,日前,成都出台《關於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建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的實施方案》,提出形成“一源雙核四帶”生產力布局。“一源”即以成都新經濟活力區為主要載體,高水平開展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體制機制改革先行先試,形成新經濟發展動力源。“雙核”指將成都科學城、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建成前沿創新核心引擎,打造國際創新高地。“四帶”即重點打造數字經濟帶、開放經濟帶、總部經濟帶和綠色經濟帶。
區域發展“主引擎”
兩年前,四川省首次將成都定位為“主干”,明確了成都“主引擎”的引領帶動作用。
近年來,成都與周邊市州的聯系日益緊密,作為“主干”的成都,擔當關鍵的“主干”責任,攜手周邊市州,站上更高起點,擔負更大使命,實現更強一體發展。研發在成都、轉化在市(州),總部在成都、基地在市(州)等產業互動模式,正促進成都與周邊地區共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經濟圈。
發力突圍新經濟
成都的新經濟發展,起步早、謀劃深、步伐大。2017年,成都把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作為推動城市轉型的戰略抉擇,率先提出打造最適宜新經濟發展的城市。歷經3年創新開拓,新經濟已成為成都高質量發展的強力推動者。
公園城市新家園
成都被賦予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的歷史使命,是對成都戰略目標和發展方向的充分肯定,也是成都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最重要、最獨特的定位。
2017年9月,天府綠道啟動建設,全域規劃形成以“一軸兩山三環七帶”為主體框架的區域級、城區級、社區級三級天府綠道體系。綠道在格局性改善區域生態環境的同時,融入休閑旅游、城鄉融合、體育運動、農業景觀、應急避難等多種功能,構筑綠色生活方式。
探索求解 創新發展
2019年5月30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T1航站樓主體結構全面封頂。3個月后,T2航站樓主體結構也迎來這一重要時刻。由此,整個天府國際機場航站樓主體結構全面完工。未來的天府國際機場將擁有6條跑道,具備年旅客吞吐量9000萬人次和貨郵吞吐量200萬噸的承載能力。
在青白江國際鐵路港內,一列載有本土品牌農產品的中歐班列(成都)緩緩駛出。如今,從成都出發的國際班列聯通了境內外,讓這個曾經的內陸腹地城市躋身中國新一輪開放的前沿行列。
作為“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交匯點、面向亞歐大陸腹地最近的超大城市,成都正致力於在國家全面開放新格局中發揮出聯動東西、溝通內外的核心樞紐作用。
在開放發展的同時,成都也一直在向國內外優秀城市學習,不斷汲取前進變革的養分。在自貿區建設、城市規劃、社區治理等方面融會貫通、創新發展。
在成都東部新區起步之初,這片區域就被賦予了“未來之城”的期望。學習雄安新區、對標浦東新區、取經前海新區……成都的“東進”戰略規劃從落筆之初就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准、天府特色、高點定位”。從“謀城”到“營城”,成都全市上下按照城市空間發展戰略,奮力前行、轉型突圍。
而今,成都正大刀闊斧探索求解,在美麗富饒的蓉城大地,書寫下新發展理念的時代答卷。
數據來源: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