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善洲:
草鞋書記 一心為民(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 |
據新華社電 (記者林碧鋒)“隻要生命不結束,服務人民不停止。”這是楊善洲生前說過的一句話,也是他一生的寫照。楊善洲退休后回到家鄉雲南施甸植樹造林,在曾經山禿水枯的大亮山筑起一片綠洲。
楊善洲1951年參加工作,1952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任雲南省施甸縣委書記、保山地委書記等職。他一輩子愛和群眾一起勞動,下鄉時常把鋤頭帶在身邊,還喜歡戴草帽、穿草鞋,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草鞋書記”。
1985年,昌寧縣金華鄉遭受嚴重水災,時任保山地委書記的楊善洲立即提議暫停在建的地委辦公大樓,把資金用來救災。楊善洲說:“眼看著人民群眾受苦,我們卻悠閑地坐在富麗堂皇的大樓裡,覺得有愧!”
在職期間,楊善洲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帶領干部群眾發展糧食生產、推廣科學種田、興修水利設施,把深山大溝建成了全國聞名的“滇西糧倉”。
1988年,61歲的楊善洲從保山地委書記的崗位上退休后,主動放棄到省城昆明安享晚年的機會,帶領群眾歷盡艱辛義務植樹造林。
二十二載辛勤耕耘,楊善洲帶著干部群眾,植樹造林5.6萬畝,讓大亮山披上綠裝。他還帶領大家修建林區公路18公裡,架設輸電線路4公裡多,讓大亮山群眾過上通路通電的生活。
2009年4月,楊善洲將價值超過3億元的大亮山林場經營管理權無償交給國家。他對群眾滿懷深情,經常拿自己的工資接濟困難群眾﹔而對自己的家人卻始終嚴格要求,從沒用手中的權力為親屬辦過一件私事。
不忘初心,奉獻一生。2010年10月10日,楊善洲因病逝世。他的模范事跡和崇高精神,為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為政、干事、做人樹立了一面光輝的旗幟。
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楊善洲被授予“改革先鋒”榮譽稱號。
如今的大亮山,林木蔥郁,溪流淙淙。在保山市施甸縣的楊善洲紀念館裡,“人民公仆楊善洲”幾個紅色大字格外顯眼,前來學習楊善洲先進事跡的人們絡繹不絕。
“父親很少回家裡住,大亮山的房屋才是他真正的家。”楊善洲的大女兒楊惠菊說。
《 人民日報 》( 2020年05月07日 16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