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依然是最有效的方法

對話人:阿  來(作家)   胡妍妍(本報記者)
2020年02月07日07:3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在今天依然是最有效的方法,行萬裡路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到現實生活的深處更深處去增加閱歷、體驗人生、孕育情感,讀萬卷書則是不斷提高知識素養和藝術修養,豐富文化藝術上的儲備

不在現場、不在人群裡、不參與事件進程,創作者跟生活之間永遠隔著“情感”這道障礙,作品和讀者之間也就永遠隔著一層

文學不變的價值是真善美。善是動機,要對社會人生有建設性﹔美既要煥發藝術的形式之美,又要有情感上、理想上、人性上追求光明溫暖的內在之美﹔通過善和美,會讓我們認清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接近本質,接近真

好作品永遠都是好題材和藝術創新表達的結合

記者:2019年眾多年度書榜裡都能看到長篇小說《雲中記》的身影,這部回望汶川大地震的作品贏得讀者好評。它體現你在處理社會現實題材方面怎樣的文學追求?

阿來:對文學來說,題材固然重要,重大歷史事件、重大社會現實和獨特現實感能成就一部作品。但題材並不決定一切,文學止於題材、止於現實生活的話,會使寫作者忽略兩個方面的考量。一是這個題材跟社會生活主流、時代精神主流之間是什麼關系?有些所謂現實題材寫作,捕捉的只是浮光掠影、泡沫一般轉瞬即逝的表面現實,沒有發掘出本質﹔二是過於注重題材,有意無意間忽略文學在藝術層面上的規范與要求,本來佔有了很好的題材,卻因為語言、形式等方面欠缺努力,作品效果大打折扣。好作品永遠都是好題材和藝術創新表達的結合。

記者:題材發掘和藝術表達這兩方面在今天都面臨挑戰。面對層出不窮的社會現實和信息資訊,有人說,現實比虛構更精彩,人心比匠心更復雜,文藝在表現現實和藝術創造方面是否有些力有不逮?

阿來:變化是新變化,應對方法恐怕還是老方法,對創作者來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在今天依然是最有效的方法。行萬裡路就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到現實生活的深處更深處去增加閱歷、體驗人生、孕育情感。讀萬卷書則是不斷提高知識素養和藝術修養,豐富文化藝術上的儲備。畢竟,積累是創造的前提。這種積累既有縱向的對我們自身文化傳統的精神溯源,也有橫向的對其他文化的汲取借鑒。舉個例子,我們用中文進行寫作,對中文修辭從古到今怎麼一點一點豐富起來的審美經驗應有充分了解,對中文在形、意以及音韻上的強大表現力不該視而不見,應該深潛其中,不斷體悟。

行萬裡路和讀萬卷書緊密聯系、相輔相成,是文學創作與修養的一體兩面。去往任何一個地方,都需要先作知識准備,深入鄉村要有鄉村的知識,深入文化要有文化的知識,深入脫貧攻堅也要對脫貧攻堅各個層面有認知和了解,要提前做足案頭功課。有些時候,我們四處行走卻收效甚微,重要原因就在於把行走和讀書割裂開來。如果走進山岳大川,連一點動物學、植物學、地質學的知識都沒有,那就隻能寫些老生常談。“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固然好,但古人已經說過了,今人的表達在哪裡?今人的表達必須建構在新的認知基礎上。可惜在有些作品裡,常常看不到科學進步給我們認知世界帶來的改變,更不要說利用現有的包括人類學、社會學在內的很多學科工具和方法去觀察社會現實了。

如果過於依靠“二手生活”,文學對情感的提煉和表達就會變得愈加困難

記者:身處媒介急劇變革的時代,人們接近現實、汲取知識的方式已經越來越離不開新興媒介了,微博上找素材、抖音上看生活也在影響不少文學藝術的創作生產。

阿來:的確,接近現實、感受生活的方式在互聯網時代發生很大變化,但文藝特別是文學的獨特性在於它是靠情感靠思想參與生活,而不只是客觀的、表面的、知識層面上的了解。要想真正深入生活,獲得深刻生活體驗,情感體驗必不可少。文學感動人、能夠訴諸人心,歸根結底在於“以情動人”。如今,文學對現實的提煉和思想情感表達容易膚淺,原因之一就是過於依靠二手生活。資訊發達使得大量二手材料甚至三、四手材料可以便捷得到,靠這些材料可以把一些事情的來龍去脈弄清楚,甚至也能把細節做得很好,但不在現場、不在人群裡、不參與事件進程,創作者跟生活之間永遠隔著“情感”這道障礙,作品和讀者之間也就永遠隔著一層。

記者:影視文化和網絡文化對文學的影響有目共睹,你的作品《塵埃落定》《攀登者》都有影視改編的“觸電”歷程。如今很多讀者是通過影視改編、通過網絡綜藝的“譯介”進入文學,如何看待這種逆向的文學接受?

阿來:經常有人說,我們到了影像時代、讀圖時代,我覺得不能這麼看,人類在沒有發明文字之前,一直就處在圖像時代,處理圖像是我們人類由來已久的能力。但人之所以為人,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使用語言文字進行抽象思辨,分析、演繹、推理。我們思維的依憑是語言。我擔心的是,重圖輕文、過分依賴圖像視頻,會使人的文字感受能力、文字使用能力和表達能力退化。這不僅僅是人均少讀幾本書的問題,更關系到人類的思維思想能力和溝通表達能力。

中國有世界上最漫長的沒有中斷的文字傳統,所以才有如此豐富的審美資源和思想資源,我們文化財富的重要依托就是文字。接近文學的人,也是想通過文字來提升審美和思想能力。這一點是文學難以被取代的關鍵原因。文學就是創作者與現實、與社會、與時代相遇的反應。這個反應不是化學的,也不是物理的,而是情感的、審美的、思想的。影視文化和網絡文化的發展,使得我們越來越重視消費,重視文藝的娛樂功能,文學教化、熏陶、提升人的作用顯得似乎有些“過時”。如果隨著時代發展,需要把文學犧牲掉,來迎接一個可以取代它的更高級的文化形式,那我當然舉雙手歡迎。問題不在於失去什麼,而在於失去的同時,我們得到了什麼,我們用來取代文學的東西能夠提供勝於文學的價值嗎?

越是身處變化的時代,越應該保持對文藝永恆價值的篤定之心

記者:脫貧攻堅是中國當下社會的重要時代主題,許多作家藝術家在以自己的方式為脫貧攻堅助力加油,也將廣大基層當作自己創作生產的“一線”。

阿來:參與脫貧攻堅,既是我作為一個作家的責任,也是我作為四川作協主席的工作。四川是全國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的地方。這幾年,我們組織作家深入基層、定點到村到戶、廣泛跟蹤脫貧攻堅工程的各個方面,陸續拿出一些有分量的作品。最重要的是作家們在深入生活的過程中,對中國社會復雜現實有了更深了解,跟干部群眾建立了感情。在深入基層的過程中,我們也深切感受到,脫貧攻堅是一個全面系統的浩大工程,不僅是一村一戶摘掉貧困帽的問題,也不僅是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它涉及交通、電力、通信、教育、衛生、文化等方方面面,是包括產業發展、生活方式改變、精神面貌提升在內的全方位的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面對這樣重大的社會現實和史無前例的歷史進程,我們的作家藝術家如果視而不見,那與社會實在是太隔絕了。

記者:關切社會、回應時代、影響人的精神世界,這是文學藝術存在的價值所在,也是我們今天依然需要文學藝術的根本原因嗎?

阿來:古人說“目眩於五色”,身處變化的時代,我們既要追逐“變”,又要有對永恆價值的篤定之心。這關系到文藝工作者自身的建設問題。現實如同茫茫大海,蘊藏豐富,一味在海邊追逐浪花,而不是沉潛到大海深處,那就永遠不會知道大海偉大的力量來自哪裡。不論中外,好的文學一定引領讀者面對真實人生、正視復雜社會,這是文學認知的力量。文學不變的價值是什麼?我以為還是真善美。善是動機,藝術的動機是善,是對社會人生有建設性的﹔美既要煥發藝術的形式之美,又要有情感上、理想上、人性上追求光明溫暖的內在之美﹔通過善和美,會讓我們看清楚種種浮光掠影、光怪陸離的現實之下,哪些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這樣才會接近本質,接近真。德國古典哲學和中國傳統儒家思想在這方面有類似認識,美通向善,善通向美,至善至美。不同時代不同地域對這種文化內核的價值認識,其實是趨同的。文學藝術的形式會變,媒介會變,但恆定價值不變。無論什麼時代,一個讀者捧起文學,他期待的都是領略文字之美,感受文字背后對社會生活的觀察,並且跟寫作者的情感發生美好共鳴。這和我們今天閱讀杜甫、蘇東坡時的期待是一樣的——文學也是一種升華,包括情感的升華,精神的升華。

制圖: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0年02月07日 20 版)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