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市州

颠覆性技术产业化,四川怎么做?

2025年09月27日07:55 | 来源:四川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颠覆性技术产业化,四川怎么做?

9月26日,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简称科博会)开幕。开幕式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颠覆性技术前瞻(2025)》,关注脑机接口、世界模型等40项技术;下午的“涪江科技汇”上,专家们则就“如何评估颠覆性技术产业化的进程”展开探讨。颠覆性技术成为科博会“热词”。

  回顾前两届科博会,颠覆性技术同样受专家关注。只是在本届科博会上,大家将目光延伸到技术之后的未来产业。脑机接口、可控核聚变等技术,之所以被称为颠覆性技术,是因为其一旦转化为现实产业,能如“变轨”一般,改变传统产业的“玩法”,直接开启新赛道。

  在“涪江科技汇”上,主办方发布了国内首个颠覆性技术产业化指数,包括技术创新力、产业发展力等5个一级指标。“该指数旨在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即如何系统评价颠覆性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的进程。”科技日报社副社长李惠安说。以此来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在颠覆性技术产业化过程中优势明显,而四川、安徽等处在第二梯队。

  四川在这方面优势几何,又该如何提速?与会专家看来,四川是区域科教中心,科技资源、人才资源本底雄厚。“而发展前沿性技术,需要内部形成认知。”中科创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思申说。

  这一点,四川已有系统的谋划。

  今年7月,四川省正式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了人工智能、前沿生物、低空经济、氢能等23个重点突破方向。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王卓昊认为,其中很多方向都与《颠覆性技术前瞻(2025)》的判断高度契合。

  在推动颠覆性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四川的“敏感”不逊于沿海地区。

  最近,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脑网络组与脑机接口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蒋田仔多次来川。通过在成都、绵阳的观察,他发现四川密切关注这些技术的前沿动向。在他看来,该技术前景非常广阔,“我们的无创脑控技术未来可能快速落地,包括睡眠障碍等都可以适用。”

  困难也有。在中国工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院颠覆性技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曹晓阳看来,各项颠覆性技术发展各有起伏,“技术发展有波峰,也有波谷。既要找准产业化的点,还需要经过试错,排除一些错误答案。”

  颠覆性技术的产业化不是一蹴而就的。“研发时间很长,需要有耐心,还要有信心,资金投资更要容忍失败。”张思申说。

  四川也在探索新路径。绵阳科技城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敢于“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其底气一方面来自其机制上对容错机制的探索,另一方面则是其业务上的合作伙伴——天府产业技术研究院。据介绍,天府产业技术研究院熟悉院所、懂技术,能遴选项目和推动成果转化,从而达成技术转化与投资成功的“双提升”。(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祖明远)

(责编:章华维、薛育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