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红”守护“市井烟火”
——攀枝花东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纪实

市井烟火,是升腾在街巷里的生活气息,是藏在柴米油盐中的踏实温暖。在攀枝花东区的老巷新铺间,有一群身着“党员红”的身影,正悄然将“为民实事”细细串进这缕烟火里。他们是百姓家门口的“暖心人”,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意,用实策解决民忧,让党旗在街头巷尾的烟火中飘扬出最温暖的红色。
近年来,攀枝花市东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抓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党员深入市场、深入群众,以为民服务的初心,累计帮助辖区内零售客户解决实际困难26项,实施经营指导184余次,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一次承诺,圆梦求学路
“蒋姐,真不知道怎么感谢您!孩子读书终于有着落了。”零售客户刘仕珍激动地握着党员蒋丽华的手,将绣着“奉献爱心传递温情 助人为乐圆梦启航”的锦旗递到她手中。
这个温暖的故事始于一次寻常的走访。在刘仕珍狭小的店铺里,蒋丽华敏锐地察觉到对方眉宇间比生意更深的忧愁。细问之下才知,孩子中考成绩不理想,升学无望。
同为母亲的蒋丽华感同身受。蒋丽华立即想办法,她从自己孩子报考时积累的信息入手,多方咨询、反复比对。最终,攀枝花市综合实验高级中学这一名字跃入视野。她迅速联系学校招生负责人,详述刘家情况,一遍遍沟通协调,将孩子特长与学校育人方向精准对接。当“符合条件,可以录取”的确认传来时,电话两端的心一同落地生根。
“您给了孩子人生的希望啊!”刘仕珍含泪的话,道出了这面锦旗背后无声的重量。蒋丽华用行动诠释:想零售户所想,急零售户所急,这是一名党员对群众的真切关怀,是为民服务的信念之火。
三年坚守,温情暖报亭
“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金晓琳满含热泪地说。在金晓琳不足6平方米的报亭里,时间仿佛缓缓流淌,却又见证着不变的坚守。先天肢体残疾的她,靠着这方小天地撑起全家生计。
3年来,党员客户经理张国云每月至少两次上门“问诊”,耐心询问经营困难,细致指导商品陈列和库存管理。从卷烟陈列技巧到营销策略培训,报亭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收入实现了翻番。
时任营销科副科长的甘素君每次走访片区,总会特地绕到报亭,问经营、问生活、问冷暖。逢年过节,更是带着慰问和祝福,坐下来与她唠家常、解难题。在面对许可证延期时,攀枝花市东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特事特办”,组织工作人员上门为她办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延续手续。当崭新的许可证挂上墙时,金晓琳的眼眶湿润了。三年来,变的是一天天好转的生活,不变的是该局(分公司)工作人员始终如一的守望相助。
“双账”赋能,老店焕新机
位于辖区菜市场的零售客户欧孝建,60岁经营店铺二十余年,是周边居民熟知的“老字号”。但时代发展下,她不会用终端收银机,进货全凭经验,常出现 “畅销烟一到货就空、滞销烟堆到落灰”的情况,店铺盈利持续下滑,愁眉不展。
欧孝建的困境并非个例。在辖区内,不少中老年零售客户虽有多年经营经验,却受年龄、知识结构限制,难适应数字化经营模式,在市场竞争中渐处劣势。如何助其转型、提升经营能力,成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课题。
为此,攀枝花市东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经调研研讨,创新推出“双账法” 经营模式:“明白账”梳理店铺进货成本、售价结构、毛利水平、库存周转等内部数据,让客户清晰商品盈利与库存情况,避免盲目进货;“周边账”分析周边消费群体特征、竞争对手情况、市场趋势等外部信息,助客户精准定位客群、调整策略。
在指导下,欧孝建学会算“双账”,按数据调整进货,还在党员帮助下学会用手机记账APP,实现账目数字化管理,效率提升且能实时查看数据调整策略。很快,她店铺“畅销烟缺货、滞销烟积压”问题解决,盈利稳步提升,她逢人便夸:“多亏烟草的同志,帮我学会了算账,让我的老店铺也有了新活力!”
截至目前,已累计对185家传统店铺开展“双账法”经营指导,帮助12家老店实现数字化转型,整体盈利提升至14%。同时,攀枝花市东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还通过专题培训、打造样板店、定期经营诊断等,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帮扶效果稳定,赢得零售客户好评。
下一步,东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将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攀枝花这片热土上书写更有温度、更富质感、更显活力的“民生答卷”。(周思睿)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