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自贡富顺富世街道:创新实践“四步培育法”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2025年09月02日14:14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近年来,自贡市富顺县富世街道创新实践“四步培育法”——精准识别、赋能提质、靶向孵化、长效激励,系统化构建“邻里合伙人”成长路径,有效推动居民从“旁观者”向“合伙人”转变,自组织从“零散化”向“规范化”发展,治理效能从“点上突破”转化为“面上提升”,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准识别,建强“合伙人”源头储备库

富世街道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主导构建科学高效的识别机制,拓宽源头渠道:依托“党员中心户”机制,深入楼栋单元,精准摸排居民专长、群众威望及服务意愿;利用“双报到”机制,挖掘有特长、愿奉献的在职党员骨干;在各类社区活动中动态观察,识别具有主动担当精神和群众信服力的潜在力量。通过上述多措并举,建立起涵盖退休法官、技术能手、热心居民等多元主体的“邻里合伙人信息库”,实行动态更新管理。党员率先垂范亮身份,居民骨干积极响应,形成“身边人带动身边事”的示范效应。

赋能提质,锻造“合伙人”专业胜任力

富世街道坚持“扶智”与“实战”并重,着力提升合伙人履职能力。一方面,引入专业社工机构资源,围绕政策宣讲、活动策划、矛盾调解、资源链接等核心治理技能,开设系统性赋能课程;另一方面,创设“项目实践”平台,鼓励合伙人围绕“小区微更新”“为老服务”等居民身边事,在专业督导下全程参与方案设计、资源筹措、组织实施。通过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促使合伙人能力实现质的飞跃——热心居民成长为项目带头人,普通能手蜕变为矛盾调解专家,“受助者”向“助人者”的转变成为常态。系统性赋能有效解决了“有心无力”的问题,显著增强了“邻里合伙人”参与治理、服务社区的“硬实力”和专业性。

靶向孵化,培育“合伙人”治理项目组

富世街道聚焦社区治理痛点难点,精准引导合伙人牵头成立服务型组织,针对邻里纠纷多发,孵化“青云工作室”;面对环境整治难题,组建“吉安庄绿色环保服务队”;着眼老年群体需求,成立“益点光明为老志愿服务队”。这些由合伙人领衔、居民参与的微组织,如同深入社区肌理的“毛细血管”,精准对接需求,高效解决问题。治理模式实现了从“干部单干”到“合伙人牵头、居民共商共干”的深刻转变。

长效激励,激发“合伙人”持续内驱力

富世街道着力构建多元化、长效化激励体系。一是强化精神激励。设立“月度治理先锋”等荣誉奖项,对表现突出的合伙人及组织予以表彰宣传,切实增强其荣誉感和社会认同。二是做实资源支持。创新设立“社区微创投”平台,为合伙人领办的优质便民服务项目提供小额资金扶持和资源链接,有效破解项目运行“无米之炊”的困境。三是注重机制融合。将精神激励与物质支持有机结合,形成常态化、可持续的激励闭环,确保持续激发内生动力。“宋婆婆安心辅导班”因服务优质获评“月度治理先锋”,“龙山大爷”利用项目资金更新共享工具后效能大幅提升。这些激励体系有效推动社区自治从“一时热情”向“长久深耕”坚实迈进。

目前,富世街道已成功培育53支由280余名“邻里合伙人”组成的社区自组织,显著提升了社区治理的温度与效能。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深化“邻里合伙人”培育模式,探索引入居民满意度评价机制,推动服务供给更加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李亨婷、许鹏)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