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守护绿水青山 四川公安以生态警务书写美丽答卷

2025年08月15日14:16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作为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四川公安立足公安机关职能定位,着力构建公安牵头、相关部门联动的生态警务机制,全力保障四川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生态安全先行区”。

铁腕亮剑:以最严法治守护生态本底

“长江鲟鱼101尾、岩原鲤鱼1尾、胭脂鱼2尾!”近期,宜宾警方破获了一起危害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案,涉案珍稀鱼类价值达1010余万元,间接损害达5050余万元。犯罪嫌疑人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域内非法捕捞国家一、二级保护水生动物,严重破坏当地水域生态平衡。警方雷霆出击,2名嫌疑人落网。

宜宾警方查获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长江鲟。四川公安供图

宜宾警方查获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长江鲟。四川公安供图

宜宾长江零公里生态警务室民警开展宣传巡护工作。四川公安供图

宜宾长江零公里生态警务室民警开展宣传巡护工作。四川公安供图

这样的“生态保卫战”,在四川从未停歇——

2022年,乐山“2022·6·30”案中,民警蹲守3个月,最终端掉一个非法猎捕、贩卖陆生野生动物的“全链条”团伙,解救鸟类、兽类等野生动物200余只,成为全国典型案例;

2023年,部督“4·11”案中——警方横跨川渝鲁三地,一举打掉危害猕猴的犯罪团伙,直接挽救了10个濒临灭绝的猕猴野外种群,让这些“山间精灵”重归自然;

2024年,广元市旺苍县一株树龄超500年的古桑树被毁坏。该树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挂牌的一级古树,具有极大的科研价值和人文价值,在县域内极富盛名。广元警方迅速侦破此案,严厉打击了犯罪分子嚣张气焰。

在攀枝花,“李志韡工作室”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这个以被公安部命名的工作室,专攻涉林、涉野、涉渔案件,3年来通过对重点人员信息摸排和线索串并,挖出犯罪线索400余条。“每一条线索背后,都是一次对生态的守护。”工作室民警说。

据了解,2020年以来,四川公安侦办破坏生态资源犯罪案件1.6万余件,移送起诉2.2万余人。

全民共治:让守护生态成为自觉行动

“东经104°51′,北纬29°47′,沱江明心寺段有可疑灯光!”凌晨2点,资中县生态义警何小林的手机屏幕亮起,他迅速点开“船城义警APP”,实时定位与现场视频同步上传。47分钟后,3名非法电鱼嫌疑人被就近巡逻警力抓获——这是内江“船城义警”参与生态治理的寻常一夜。

作为沱江流域生态保护的“关键屏障”,内江曾长期受非法捕捞困扰。2025年,资中县率先组建全省首支专业化生态义警队伍,创新推出“积分激励制”:举报电鱼奖10分、解救受伤候鸟奖20分,积分可兑换农资补贴,还能关联个人信用评级。“现在村民看到电鱼、捕鸟,都会第一时间向我们反映!”资中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队长笑着说。这种将义警激励机制与生态保护机制深度融合的创新,极大提升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促进了全民共护治理新格局的形成。

据悉,2025年,资中非法捕捞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58%,较2024年下降幅度再提升23.7个百分点,群众满意度达98.3%。这一经验正在巴山蜀水间得到有力验证——达州“巴山生态义警”深入大巴山腹地,3年来协助破获涉林案件120余起;甘孜乡城“林草警务”联动牧民党员,构建起高原牧区“15分钟护林圈”;阿坝“熊猫家园·生态警务”更被公安部作为基层治理样板推广。

协同方能致远。四川公安联动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出台林草、矿产资源领域行刑衔接办法,与检法机关建立“双挂牌”督办机制,推动“补植复绿”“增殖放流”等生态修复措施落地。在凉山,一起非法占用林地案的嫌疑人不仅被追究刑责,更在民警监督下补种云杉1200余株;在广元,警方与消防部门共建森林火案勘验机制,去年精准锁定火灾肇事者17人,让“一把火”的代价清晰可感。

绿色转化:让生态红利惠及万家

“看,那片萤火虫!”仲夏的青神县天池村,游客举着手机记录“竹里流萤”的奇观,生态警长陈盛刚的对讲机里,传来各点位人流监测信息。“这些萤火虫,是生态的‘晴雨表’,更是乡亲们的‘金灯笼’。”陈盛刚说。

眉山生态警员向小朋友介绍萤火虫种类分布和观萤绿道。四川公安供图

眉山生态警员向小朋友介绍萤火虫种类分布和观萤绿道。四川公安供图

青神18万亩竹林是“绿色银行”,如何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当地公安将生态警务列为“一把手”工程,划定“一村一警一责任区”,搭建“智慧生态警务平台”,整合天网、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实现竹林保护“无死角”。同时,深化“警务+产业”模式,建立游客投诉15分钟响应机制,护航“竹里萤光”生态旅游节。

守护换来了发展:天池村获评省级“最美乡村”,乡村旅游收入同比猛增45%,“竹里萤光”节单季吸引游客超15万人次,实现“零安全事故”。这不是个例——在广元昭化,警方护航“稻鱼共生”生态农业,助农增收超3000万元;在泸州合江,长江禁渔后,警方联合渔业部门推动“养殖+旅游”转型,渔民人均年收入增长2.3万元。

为让绿色发展之路更通畅,四川公安制定《森警服务绿色发展十条措施》,从加强生态警务智慧能力建设到全面实施生态警务,从推行“生态警长”制、壮大生态义警群防群治力量到锻造过硬生态专业铁军,从强化协同共治提升执法效能到共建平安生态示范区促进生态价值转化,全方位为绿色发展“护航”。(李平、崔熙滟)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