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童心筑梦团队暑期“三下乡” 用青春力量为乡村儿童发展注入温暖

2025年08月14日15:05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近日,成都理工大学牛津布鲁克斯学院童心筑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共9名同学,以校地联动为核心,聚焦留守儿童问题,深入宜宾市屏山县开展了为期18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企业、社区与高校协同合作,探索助力留守儿童成长的新路径,用青春力量为乡村儿童发展注入温暖。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资源整合、活动共创等方式,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与成长支持,切实将“扎根乡土办实事”的理念转化为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实践行动。

为孩子们拓展科学知识。受访者供图

为孩子们拓展科学知识。受访者供图

校地联动搭平台,凝聚关爱合力

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与成长支持是活动的核心任务之一,活动期间,团队以“敢于担当,勇于奉献”为主题开展理论学习,重点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与儿童发展的重要论述,明确校地联动助力留守儿童成长的实践方向。

为保证此次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产生持续性影响,团队与屏山县特色纺织业工业园区、丁发社区深入对接,建立三方联动机制。企业发挥资源优势,为活动提供物资支持与实践场地;社区依托基层阵地,精准摸排留守儿童需求并协助组织活动;高校发挥教育优势,设计系列关爱服务活动。通过多方协同,形成“企业支持、社区搭台、高校服务”的留守儿童关爱模式,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凝聚合力。

多彩活动润童心,守护成长之路

团队聚焦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与成长发展,精心策划文化浸润、知识课堂、红色教育等系列关爱活动,让孩子们在温暖陪伴中感受关怀、收获成长。

为让留守儿童在动手实践中亲近传统、滋养心灵,团队以非遗传承为纽带,精心设计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包括包抄手技艺传授、剪纸创作、自由绘画等。志愿者手把手教学,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传统美食的团圆寓意,传承非遗技艺,通过绘画释放创意。

引导孩子体验非遗魅力。受访者供图

引导孩子体验非遗魅力。受访者供图

活动期间,团队为留守儿童创新开设“流动课堂”并搭建“童心书屋”,以多元内容拓宽孩子们的认知视野。课堂上,志愿者借助《有兽焉》中灵动的上古神兽传说、《河中巨怪》里真实的水生生物探索画面等引导思考,让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渐渐懂得“保护自然就是保护生命”的道理;团队还向社区捐赠的《丁丁历险记》《小屁孩日记》等书籍,为“童心书屋”添砖加瓦,让孩子们在翻页间触摸多元文化,悄然拓宽认知边界,为探索世界埋下种子。

据介绍,为期18天的实践中,团队以行动诠释“知行合一”,校地联动模式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供新思路,无论是对孩子们进行非遗技艺的传承还是对知识拓展、对红色情怀的培养,都彰显青年责任担当。未来,团队将深化与企业、社区的合作,完善联动机制,推动关爱活动常态化、长效化,让温暖持续守护留守儿童成长,为乡村儿童事业贡献青春力量。(王东)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