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道孚两地开展文化(书画)交流 让更多人领略道孚之美

人民网成都7月20日电 (赵祖乐)近日,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交流活动在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拉开帷幕。7月17日至19日,“浙川情·绘道孚”婺城道孚两地文化(书画)交流活动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以笔墨为桥梁,促进了浙江金华与四川道孚两地的文化交融,为民族文化交流协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活动于7月17日正式启动,现场一幅由金华、道孚两地书法家合作完成的汉藏双语书法长卷格外引人注目,它不仅是艺术的结晶,更象征着两地文化的深度融合。同时,活动期间金华市美术家协会的专家组与道孚县唐卡制作技艺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展开了深入交流。专家组现场指导道孚书画爱好学生进行创作,为当地学生带来了全新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技巧。
“浙江的老师们手把手教我们调色,还称赞我的画很有生命力,让我学到了好多新方法,真希望他们能常来。”道孚县中学初一学生荣塔泽仁卓呷兴奋地表示。
“老师们指出了我绘画中的不足,教了我构图小技巧,让我对绘画有了更多思路。”道孚县中学初一学生张运菡也收获颇丰。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还发布了“婺道艺术结对”六大计划内容。9位书画家被邀请担任“道孚艺术文化推广顾问”,同时设立金华市美术家协会道孚创作基地等计划,后续将逐步实施。水彩画家郑红建感慨道:“水彩的温润与唐卡金彩的绚丽,恰似山海协作,可以交融共生,未来合作空间广阔。”
此外,在道孚学子交流活动中,水彩画家徐华颖以“虚与实、疏与密”为题,为学生们讲解山水意蕴,指导他们挥笔创作;中国画家张仁海则带领孩子们用毛笔勾勒牦牛,让草原的奔放气息在墨色中尽显。张运菡的作品将汉族的留白与藏族的浓烈色彩相结合,别具一格。
金华,古称“婺州”,是吴越文脉与江南书画的重镇;道孚,藏语意为“马驹”,作为茶马古道入藏第一驿站,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417处文化资源点、66项省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94个省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其藏民居艺术被誉为“康巴建筑明珠”,3A级景区数量位居甘孜州首位。
“文化是增进婺道两地人民友谊的桥梁,此次以书画之名相聚,是共建长效文化协作机制的关键一步。”道孚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琴华介绍,活动期间,9位艺术家深入道孚墨石公园、玉科草原、雅拉雪山等地进行写生创作,累计创作30余幅涵盖油画、水彩、水墨等门类的作品,这些作品都将捐赠予道孚县。
金华市文联副秘书长鲍勇称:“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成果,更是两地情谊的见证。下一步将组织开展‘山海同辉’作品巡展,让更多人领略道孚之美。”此次书画交流活动作为“山海协作”的文化注脚,开启了“创作基地+人才共育+作品巡展”的长效机制,未来民族文化在交融中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