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四医院首例“杯中杯”髋关节翻修术 七旬老人告别11年病痛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春熙医院·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成功为一名饱受左髋部疼痛折磨11年的71岁患者李某某实施高难度髋关节翻修手术,并首次应用国际先进的“杯中杯”(Cup-on-Cup)技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重获行走希望。
据了解,11年前,患者因“股骨头坏死”在外院接受了左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虽能行走,但持续疼痛伴随跛行,严重影响生活。约2年前,疼痛突然加剧,行走时疼痛评分高达8-9分,基本丧失正常行走能力。影像检查显示,其髋臼假体发生严重移位,已突破髋臼内壁突入盆腔,邻近重要血管,并伴有内固定断裂及假体松动。因病情复杂、手术风险极高,患者辗转多家医院均被告知无法手术,最终来到该院寻求救治。
面对这一复杂病例,四川大学华西春熙医院·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骨科团队高度重视。科室主任刘永光介绍,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长期疼痛进行性加重,通常意味着假体失效,需行翻修手术。髋关节翻修手术难度及风险远超初次置换,尤其当存在严重骨量丢失时,如何重建稳定耐用的新关节是手术成败关键。
团队进行了周密的术前规划和三维医学手术模拟。术中成功取出失效假体后,针对发现的严重骨缺损难题,果断采用了“杯中杯”(即三叠杯)技术进行重建。该技术不仅有效解决了复杂骨缺损的力学重建问题,其特殊的生物材料还能促进骨组织长入,保障远期稳定性。
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术后复查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进展顺利。术后一周,其肢体活动度已恢复至正常水平的80%,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手术的成功离不开精细化护理的支持。护理团队针对患者焦虑情绪进行了心理疏导,并通过全周期健康指导,利用图文、视频教程及床旁教学,指导患者掌握关节保护技巧,有效预防了脱位风险。
该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四川大学华西春熙医院·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在复杂髋关节重建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未来,该院骨科将继续致力于为复杂关节疾病患者提供先进诊疗方案,帮助他们重获无痛、自如行走的生活。(何云)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