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基层联播

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 成都青羊6场博物馆亲子研学火热开展

2025年05月19日14:15 |
小字号

孩子们了解漆器。
孩子们了解漆器。

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推出成都隋唐窑址博物馆、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成都漆器工艺厂、灯彩博物馆、剪纸博物馆、蝴蝶生态博物馆6场沉浸式博物馆亲子研学活动,吸引了众多孩子与家长的参与。孩子们突破传统学习的边界,在观察、行走与体验中,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不断激发好奇心与创造力。

在成都漆器工艺厂,孩子和家长们在漆器厂老师的带领下,了解漆器发展历史,参观漆器展区,感受工匠精神,发现大漆之美,体验“漆”乐无穷。成都漆器工艺厂成立于1954年,1974 年迁址新建。60余年如一日,成都漆器工艺厂坚持使用天然大漆,遵循古蜀漆艺传统手作。当听说就是在这毫不起眼的工厂里,悄然传承着成都漆艺几千年的传统技艺时,孩子们都流露出崇拜敬畏的神情。“成都漆艺用漆非常考究,所采用的生漆原料主要采自川内上佳漆树,并通过其特有工艺予以精制。”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成都漆艺的雕嵌填彩、雕锡丝光、雕漆隐花等多种极富地域特色的独特技艺。“大家有没听说过如胶似漆、胶漆之交这些成语,都与漆有关,人们常常使用漆与胶来比喻人与人之间极为亲密的关系。”听了老师的讲解后,大家明白了漆与中国文化早已深深结合在一起。孩子们一边听老师讲解漆器知识,一边欣赏这些精美的漆器,被漆器深沉而又惊艳的美震撼,了解了整个漆艺生产的过程,也明白了漆艺工艺的复杂和漆工工作的艰辛。

孩子们还动手体验漆珠制作,制作一件精美的漆艺作品,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更需要坚持和耐心。在老师的指导带领下,孩子们一遍遍用砂纸对漆珠进行打磨、磨圆、抛光,在无数次的打磨后,原本表面凹凸不平的漆珠变得光滑无比,系上编绳后变成了一件精美的漆珠饰品。看着自己作出的成品,孩子们个个成就满满。

“今天的研学活动非常有意义,我和孩子都是第一次接触漆艺,觉得这些漆器太精美好看了,漆艺大师太了不起了,希望这门艺术能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家长周女士说。

在成都市泡桐树小学西区分校灯彩博物馆,20组亲子家庭在学校小小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彩灯历史、彩灯流派、彩灯的材质等多个展示区,造型独特、焕彩闪耀的各色彩灯,看得大家啧啧称奇。“真没想到在我们青羊的校园里就有这么大个灯彩博物馆,太厉害了,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真的很棒。”一位家长说。

“铁丝、剪刀、彩色纸还有胶水等工具,你们都准备好了吗?”参观后,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制作灯彩作品。从扎骨架、绕灯带,到裱糊,孩子和家长亲子协作,每一步都做得特别认真仔细,半小时后,精美的银杏灯彩就呈现在眼前。

据了解,这样的博物馆亲子研学活动每个月都会举行,可通过青羊教育公众号进行报名。与此同时,青羊区教育局还发布了“青羊区博物馆研学地图”,一键解锁区内56家文博场所的位置、特色与资讯。从城市地标到社区角落,从专业展馆到校园展厅,博物馆研学以多元形态走进孩子的日常,打造“可看、可触、可参与的博物馆研学体系。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