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灯点亮一座城——自贡彩灯的破圈密码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的名句顺着历史长河,从南宋飘飞至21世纪。一首《青玉案·元夕》,短短数十字,将元宵灯会的唯美浪漫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神往。
而今,有一座城,再现了古代文人笔下的璀璨灯火,呈现了一场光与影的文化盛景,带动了当地的繁华与美丽。
那便是自贡。
2025年5月5日,在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内举办的第31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向大家挥手道别,在112天时间里,接待游客208.73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36亿元,以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为全球观众打造了一场辉映古今的东方美学盛宴。
延续千百载
“天灯之设,昉自汉唐,而万年之称……”2018年,在自流井区仲权镇发现的9块清嘉庆年间的石碑,其关于当地天灯会的记述,揭示了当地上千年的制灯史。
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曾在《沁园春》中描绘自贡彩灯:“一别秦楼,转眼新春,又近放灯。”清道光以后的自贡灯会,场景已蔚为壮观。到20世纪初,逐渐形成提灯会、闹花灯、放天灯与舞龙灯等民俗集大成的灯会。
1964年,自贡举办首届迎春灯会,盛况空前。此后,又陆续举办了7届。
1987年,第一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经贸交易会成功举办,吸引了来自全国的1万多名客商和企业代表。从此,“灯会搭台,经济唱戏”的格局初步形成,自贡灯会从“娱乐型”转轨“经贸型”。
然而,开放自信的自贡人并不满足于在本地举办灯会。1988年,北京北海公园灯会开启了自贡彩灯对外展出的先河,邓小平出席灯会并给予高度评价,使自贡灯会声名远扬,自贡彩灯产业开始崛起。“自贡市灯贸管理委员会”成为中国唯一的与灯会相关的政府机构,在彩灯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后,以自贡灯贸委为核心的团队赴全国几十个城市相继开展灯会展出,所到之处几乎都是“彩灯一亮,万人空巷”。而这种对外提供彩灯或投资灯会的模式成为自贡彩灯产业发展的原始模式。
20世纪90年代后期,部分彩灯人自带资金闯入灯展市场并获得成功,带动更多人“下海”办灯会。
2000年,不仅是新千年的开始,也是自贡彩灯产业兴起的元年,《自贡市彩灯产业管理规定》出台,放开灯展及彩灯经营,解除了过去对民营彩灯公司单纯实施管理的“紧箍咒”。据统计,当年便有31家灯企相继成立。此后,自贡彩灯企业队伍不断壮大,这是自贡彩灯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2010年起,自贡彩灯开始发力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引领,国内外灯会如火如荼,自贡彩灯一路长红,逐步形成彩灯产业分工和产业集聚,加速产业发展。
闪耀一座城
好玉还需厚养。如果躺在中国灯城品牌上“等客来”,或者扛着“天下第一灯”美誉不作为,城市的发展只会踟蹰不前。
2020年,经过新冠肺炎疫情的冷静期思考,面对新情况、新特点,自贡提出以“彩灯+”“+彩灯”“彩灯进家庭进社区”跨界融合发展战略破局,谋求自贡彩灯产业转型升级。
这一年,自贡彩灯成功点亮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一批国际灯展项目相继复展,“中国灯城”拨云见日,愈发璀璨夺目。
这一年,《关于促进彩灯产业加快发展的人才支持政策》正式出台,并将彩灯等重点行业领军人才纳入“盐都百千万英才计划”培育,这为自贡人才队伍的进一步建设及彩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024年出台的《自贡市彩灯文化保护条例》开创全国先河,在技术创新、产权保护、品牌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
自贡还用“彩灯+科技”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将AR、VR、全息投影、AI交互等技术运用于彩灯制作。彩灯文化数字化及彩灯创新设计研究项目,入选国家文旅科技创新研发项目。成功创建彩灯文化与技艺创新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点实验室。
同时,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形成以彩灯艺术为核心,围绕红色、盐业、恐龙等本地特色文化开展的“彩灯+研学”“彩灯+文创”等模式,多元产业有机融合,让自贡彩灯不断释放活力。
一灯兴百业。
因为彩灯,自贡拥有了独特的彩灯文化产业,全市彩灯、仿真恐龙主营和相关联企业发展到近2000家,有5万从业人员,8万季节性用工人员;因为彩灯,形成集原料生产、创意设计、制造加工、销售贸易、营销推广等于一体的彩灯全产业链条,行业年产值约60亿元;因为彩灯,自贡收获了“天下第一灯”“中国灯城”等美誉;因为彩灯,坐落于自贡的中国彩灯博物馆、中华彩灯大世界拔地而起;因为彩灯,自贡入选了首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国家级出口彩灯文化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今天,自贡的办灯理念,已经从单纯灯展走向了以灯兴城的转变。“中国灯城”正以绚丽的光彩、全新的姿态,将魅力延伸至寻常百姓家、迈向国际大舞台。
照亮发展路
一盏灯,点亮的不只是一座城。
自1990年首次在海外展出以来,自贡彩灯已点亮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座座城市上演“永不落幕的灯会”,5亿多中外观众成为“灯粉”。
迄今,自贡灯展业务已占据国内85%、国外92%的市场份额,“中国彩灯节”“中国花灯展”等彩灯品牌在全球各地落地生根,成为海外友人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这场视觉盛宴、环球文化之旅中,如何完成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升级进阶,引发全球观众共鸣和互动?自贡彩灯以其强大的工艺转化力和内容转化力给出了答案。
在充满想象力的设计中,竹编、瓷器、玻璃、蚕茧、轮胎、酒瓶、光盘等等,“万物皆可灯”!LED、泛光灯、投光灯、激光灯等现代光影和程控技术被“信手拈来”,赋予彩灯新的生命力。裸眼3D、AR、元宇宙等数字科技赋能,使“未来彩灯”更加神奇!
然而,面对技术革新和市场变化,如何让自贡的灯始终光彩夺目,是需要深思和探索的问题。
“高标准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和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推动‘自贡彩灯·点亮全球’成为国际文化IP。”被写进自贡市政府工作报告,以彩灯产业为重要发力点的“文旅兴市”战略,依然是立足自贡历史方位和现实需要的必然选择。
为了让这盏灯更亮,自贡高质量打造“中华彩灯之城”,推进彩灯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坚持灯城、灯展、灯业协同发展。
今年1月,全国首个彩灯宣传推介联盟在自贡成立。这个由媒体、企业、商(协)会、院校等相关单位和市场主体组成的宣介联盟,将打造集彩灯宣介、信息发布、品牌推广、资源共享于一体的交流合作平台,集智聚力宣传向世界推介“自贡彩灯”品牌。
今年4月印发的《自贡彩灯及仿真恐龙制造高质量发展行动工作方案(2025年—2027年)》,更是为彩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方案明确了规划建设彩灯及仿真恐龙制造园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企业梯队培育、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六大主要任务,力争到2027年,全市彩灯及仿真恐龙行业相关综合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
灯火万千,人间绚烂。一盏盏彩灯背后,既是科技力量的产业表达,也是文化故事的灯火演绎。期待自贡彩灯更出彩,在光影流转间展示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用“一盏灯”点亮自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源:自贡网 自贡融媒记者 周姝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