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雨城区望鱼镇:点“魔”成金 “芋”见好前景

近日,在雨城区望鱼镇三台村,一颗颗被誉为“金疙瘩”的魔芋种子埋入土中,60余亩土地焕发新生,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
魔芋是一种高产量与高经济价值兼具的农作物,雨城区望鱼镇三台村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为魔芋种植的理想之地。今年以来,三台村坚持党建引领,带领村集体合作社通过流转农户低产低效林地,腾退林地新增耕地60余亩,打造“粮食+魔芋”复合种植基地,不仅新增了粮食面积,也带领群众走向致富之路。
4月22日,在三台村魔芋种植基地,40余名村民正忙着在基地内拉线、打窝、放种、垒行、施肥、盖土、覆膜,大家分工明确,干劲十足。魔芋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当地发展带来活力,也让村民从中获益。除了流转土地获得收入,基地还提供了魔芋管护、采挖等工作,为就近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现在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一天120元,还能照顾家里,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李和文笑着说。据了解,三台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不仅新增了耕地资源,还寻求了新的产业道路,更让留守村民实现“务农、顾家、增收”三不误。据初步估算,仅今年春耕季,参与务工的村民人均可增收3000余元。
“魔芋种植要注意三点,选种要优、间距要适、排水要畅......”说话的是雨城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叶小丽,为保障春耕种植质量,雨城区农业农村局组建了多组专项技术指导小组,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的方式,从种源选择到田间管理,开设“流动课堂”,为农户提供全程技术护航。“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靠技术,产量翻番都不止。”村民纷纷感慨道。
“我们村通过多方考察论证,最终选定粮食+魔芋作为特色主导产业。”三台村党委书记、村主任、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长李开松介绍,“魔芋具有管理相对简单、市场前景好等优势,非常适合我们山区种植。魔芋喜阴,所以我们还配套种植了玉米等高杆粮食作物,实现一地双收。”
据估算,通过科学种植,三台村魔芋基地预计亩产可达1500公斤以上,按照当前市场行情,每亩纯收益可达2000元。同时,基地充分利用行间距种植玉米、豆类等粮食作物,每亩可增加粮食产量600斤以上。该基地投产后,预计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12万元的收入。
李开松表示,村里计划将部分收益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另一部分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形成“产业带动-集体增收-反哺民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魔芋作为一种非常优质的膳食纤维,零脂肪且食用后有饱腹感,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与此同时,魔芋还可以运用在工业领域,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此外,魔芋的种植有助于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以“魔芋”为笔,三台村走出了一条“党建引路、科技护航、产业造血”的乡村振兴之路。当“金疙瘩”破土而出时,增长的不仅是产量,还将描绘出一幅强村富民新图景,让小产业书写共同富裕大文章。(赵宇航 刘骏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 徐怡)
来源:云小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