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 四川力量

护送最牛“快递小哥”赴太空
中国空间站里,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所需的物资究竟从哪里来?4月24日第10个“中国航天日”,四川日报全媒体“太好科了”栏目邀请到四川航天系统工程研究所设计师李鹏,为大家讲述如何向太空送“快递”。
2024年11月15日,天舟八号货运飞船为神舟十九号航天员送去了蛇年春节的“年货”,是当之无愧的宇宙级“快递小哥”。
“自天舟一号起,四川航天系统工程研究所便挑起了中国空间站货运保障分系统研制的大梁。”李鹏介绍,简单来说,四川航天系统工程研究所的使命,就是让货物装得更多、更快、更好,然后整齐、安全地送往中国空间站。
“太空快递”究竟是怎么送的?“首先在地面阶段,得让‘快递包裹’装得更多更全。”李鹏说,天舟货运飞船一直都有个柱体状的侧操作口,是特殊货物和临射货物进入飞船的关键通道与装载空间。这个侧操作口,就是让天舟八号装载量大幅提升的关键突破口。
从天舟二号到天舟七号,这个操作口都固定安装着两个冷链设备。如今我们进行了适应性改进,在确保冷链设备总装等关键部分不变的基础上,成功腾出更多宝贵的装货空间,用来“加塞”各类时效性强的物资,比如新鲜果蔬、珍贵的试验样品、生物样本等。“也许未来某天,我们还能给在轨航天员们送上热气腾腾的饺子呢。为此,我们设计了全新的货物装载接口,硬生生增加了300升的临时装载空间,这差不多相当于一个超大型行李箱的容量。”
包裹不光要装得好,还得放得妙。李鹏介绍,首先要符合整个飞船的平衡姿态要求,所以整舱的上行布局与配平就显得至关重要。其次,当“快递”成功送上空间站后,为了让航天员取货更加方便,还研制了物资管理分系统,旨在实现无感化在轨货物管理。“这样一来,既能解放航天员的双手,又能精准地管理空间站上的数万件物资,清楚知晓每件物资的位置和数量。”
这群最硬核的“快递小哥”——天舟系列货运飞船,今年还将运送全新的装备,助力中国航天员顺利完成出舱活动。
天地“生命线”护航神舟二十号飞天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杲 宁宁
在本次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中,不少“四川造”在发射、跟踪、交会交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太空如何和地面联系?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研制的航天测控通信负责对航天器进行轨道测量、遥测遥控和数据传输。它如同一根风筝线,一头连着航天器,一头连着地面,被形象地称为天地“生命线”。
接到信号还要进行处理,这就需要基于“基带池”技术的新一代天基测控通信系统,构建一个共享、通用的大规模信号信息处理平台。“它相当于飞机的自动驾驶仪。”中国电科十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中国电科十所还为火箭研制出了一双“眼睛”——第四代脉冲相参应答机,它能与地面系统协同完成火箭飞行的测速、定位等。
如何保证火箭成功发射入轨?中国电科十所为发射场系统配备了T0控制台和时统设备,以3000年不差1秒的精度,为分散在各地的用户设备进行“精准同步”,提供标准时间和频率信号。
在地面,长虹零八一集团采用低仰角条件下动目标跟踪技术,在强地杂波条件下实现对火箭目标的稳定跟踪,监测火箭正常运行,为指控中心提供数据信息。
不少“四川造”配套产品也为神舟二十号的成功发射贡献了力量。其中包括,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30余种、400余发配套火工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七院7105厂研制的发射控制组合产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七院7111厂提供的伺服机构等。
此外,由长虹控股集团旗下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特种产品在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交会对接、宇航员生理数据监测等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长虹红星电子研制的特种陶瓷,也应用在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上,确保飞船安全、稳定、可控、可靠地运行。(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宁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