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仙境”小镇焕新记

2025年04月23日09:55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山王镇素有“仙境”小镇的美誉,“春看花、夏吃果、秋赏叶、冬观雪”,四季皆景,各有风情。

锚定“打造川南农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特色乡镇”目标,这一千年古镇正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深入探访会发现,几组数字,能精准勾勒出山王镇的发展轮廓。

“1+3”:激活场镇发展脉络

“1条主街道+3条小巷”,看似简单的组合,却串联起山王镇场镇的烟火日常,承载着不到700位常住居民的生活轨迹。

俯瞰威远县山王镇。王斌摄

俯瞰威远县山王镇。王斌摄

曾经,山王镇因煤而兴,又因煤而衰,场镇风貌与基础设施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省道S213穿镇而过,带来的不是便利,而是交通拥堵;老旧的农贸市场,买菜成了难题;坑洼不平的道路,让居民出行苦不堪言。”山王镇镇长曾天维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场镇建设管理的“痛点”。

2024年,山王镇将场镇建设管理提升工作置顶,开启了一场精准“破局”之战。第一步,摸清“家底”——全面梳理闲置资源的位置、面积、权属等信息,建立详细台账;同时,创新探索“私人退出+政府接管+空间置换”的合作模式,让闲置资源“活”起来。

就拿停车场建设来说,协调2700平方米的国有和私人闲置土地,新增80余个停车位,取消主干道十字口区域停车位,增设2个停车标识牌和2处限速标识,还对道路进行黑化硬化。一番操作下来,场镇交通压力大大缓解。

农贸市场的改造也不含糊。与私人签订有偿转让协议后,政府接手老旧市场,增设照明设施、置物台,清理水沟,农贸市场焕然一新,功能更齐全,“便民属性”拉满。

不仅如此,山王镇还见缝插针,布置花箱、种植绿植、安装太阳能,补齐短板。如今,居民张大爷笑着评价:“山王镇虽小,却五脏俱全,住得舒坦!”

“2”:奏响农业振兴强音

山王镇依偎在葫芦口水库之畔,为守护这片水源地,生态农业成了主导产业。

豹山村犇腾养殖场。王斌摄

豹山村犇腾养殖场。王斌摄

4月16日下午4点,豹山村犇腾养殖场里,农场主李洪云正忙着给牛儿们投喂刚搅拌好的饲料。“‘五一’我儿子放假,我们打算去贵州选牛,得挑些好苗子回来。”李洪云对未来养殖规划信心满满。

6年前,李洪云还在城里卖凉菜,儿子在部队受朋友启发,萌生出养牛的想法。听了儿子的建议,李洪云回到农村创业。“刚开始啥都不懂,纯粹是个门外汉。”李洪云回忆道。但他肯钻研,从养殖、售卖、屠宰到给牛看病,事事亲力亲为,如今已然是养牛“专家”,对各地牛的品质特点了如指掌。

李洪云养牛的底气,不仅源于自身努力,更离不开政策扶持。“靠着项目补贴,新建了500头产能的牛棚。”他介绍,每头牛的600元保险费,政府补贴450元,自己仅需出150元。万一牛有个闪失,公牛能获赔六七千,母牛赔付上万元。在政策助力下,李洪云的养殖场年产值达800万元。

目前,山王镇大力发展牛、羊适度规模化养殖,3个养牛场、5个养羊场并驾齐驱,总产值近3000万元,农业发展势头正劲。

“4”:绘就文旅融合盛景

人间四月天,山王镇的桐子花如期绽放。漫山遍野的白花与翠绿山林相互映衬,葫芦口水库碧波荡漾,山水相依,宛如一幅天然画卷。

前几天,游客欧云与朋友慕名而来打卡。每年桐子花开,内江城区、成都、自贡、乐山等地的游客便纷至沓来,共赴这场春日之约。

盛开的桐子花。王斌摄

盛开的桐子花。王斌摄

好山好水吸引了不少人,付俊源就是其中之一。她辞去高薪工作,来到山王镇的村里,开办了“千天松宿”民宿。民宿内设有13间露营房、10个露营平台,还有儿童乐园,提供中餐、烧烤、养生茶等多样服务。

坐在民宿户外露台区,眼前是碧绿的水库,两岸人家错落分布,山峰上松林时隐时现,茶香在微风中飘散,与城市的喧嚣浮躁截然不同。

经过一年运营,“千天松宿”火爆出圈,收获220万抖音粉丝关注,节假日住宿率超80%,平日也能达到40%。如今,山王镇已有4个特色民宿,将美景与土特产深度融合,成功引流。

镇上经营多年的“易老幺羊肉汤”也跟着“沾光”,老板感慨道:“以前一天卖1只羊,现在能卖2只,每月收益翻了一番,有6万元左右!”

曾天维介绍,镇里通过“数据比对+实地踏勘+产权确认”,全面排查村(社区)的校舍、厂房等闲置资源,建立“三清”台账,采取“协议收购+统筹开发”模式,构建“闲置地块+产业地图”匹配机制,计划打造非遗文创示范点位、长葫灌区史料陈列馆等,全力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川南农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特色乡镇建设。

游客在民宿的户外露台赏景。王斌摄

游客在民宿的户外露台赏景。王斌摄

“欢迎大家来山王镇赏美景、品美食!”曾天维发出热情的邀请。这个曾经的落寞小镇,正以全新姿态,向着美好未来大步迈进。(彭茜、兰萍)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